制定“宝安水十条”并细分成37项措施,宝安描绘亲水乐水新画卷
读特记者 赵川 通讯员 江李婷 田一丹
2020-05-15 15:01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傍晚时分,宝安城区内的各条亲水河边,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市民。疫情中的人们戴着口罩,漫步于河岸,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尽情享受水边的夏日清凉……

已建成209个充电站点,上村社区打造平安文明社区环境。

城因水而美,人因水而乐。茅洲河共和村断面持续达到“国考”要求,全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正是因为去年宝安区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才让市民在河边散步赏景成为可能。

2020年,深圳新一轮水污染治理工作拉开了帷幕,宝安将对标“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和上级考核要求,聚焦短板,进一步巩固各类河流水质和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市民在实现了水清岸绿的河边绿道惬意游玩。张书腾 摄

还清40年水污染欠账,交出亮眼治水成绩单

以前宝安人遇到河水都掩鼻绕着走,现如今大家闲时都愿意来水边散散步、赏赏花、呼吸新鲜空气。几年前,地处深圳西部的宝安,辖区内多条河流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而今,诸多河段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由于污染时间长、治理起步晚,加上规划滞后,先天基础差,后天监管缺位等原因,水污染问题曾是深圳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宝安更是深圳水环境治理的“主战场”。全区66条河流中有61条(62个)为黑臭水体,占全市的38%;全区小微水体574个中属于小微黑臭的有434个。

黑臭水体治理,非一日之功。为此,宝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经过4年的系统治理,共建成了4000公里管网,基本还清40年污染欠账。全区河流全面消除黑臭,提前1年多达到国家要求,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宝安在全国首创了“高强度持续投入、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地方政府+大型央企”的治水模式,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高度肯定。这一治水思路,打破过去“岸上岸下、分段分片,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治水老路,引进中电建、中交建、中建、中冶、中能建等国内一流大型央企,以流域为单位系统制定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明暗渠,强力推进全区水污染治理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的治水模式带来巨大的成效。宝安用八个“最”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治水”答卷:新建雨污分流管网数量最多;实施排水小区正本清源最多;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最多;污水处理提标幅度成果最大;底泥处置能力最强;实现河流生态补水全覆盖最早;消除黑臭水体数量最多;水政监管执法力量最强。截至目前,全区61条黑臭水体、374个小微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达到五类水标准。

在疫情期间,宝安治水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不前,各项指标持续变好:今年1-3月,茅洲河共和村“国考”断面氨氮浓度同比下降78.5%,总磷浓度下降67.4%,水质持续改善。

市民在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内翩翩起舞。赵阳 摄

从“治污”迈向“提质”,“水十条”剑指水污染

4月21日,宝安召开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部署全区2020年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会上,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市水务局局长张礼卫等向全区10个街道、相关部门发放了《宝安区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责任书》,落实各项攻坚任务,其中水污染治理是重中之重。

在近年全区治水工作成就巨大的基础上,2020年,宝安水污染治理又制定了新的目标:今年,宝安将实现茅洲河共和村断面、10条一级支流、21条入海河流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13条入库河流达到四类,320个小微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此外,全年开工建设碧道40公里,7月底优先完成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建设;做好水质净化厂污泥深度脱水改造,将含水率降至40%以下。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在守住治水成果的同时实现新的目标?

按照全市“十个全覆盖2.0”和全区“三全治理”技术路线,宝安区水务局牵头制定了2020年水污染治理10大举措(即“宝安水十条”),并细分解成37项管理提升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措施,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以巩固水污染治理成效。

根据“水十条”,宝安将提升保障污水处理能效;完善全域范围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全面开展正本清源查漏补缺;纵深推进小微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坚决完成“清四乱”及治水征拆硬任务;加快构建河湖库生态修复系统;将高标准推进碧道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决策执行和协同联动保障机制。

2020年,宝安将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质量,完善建管并重、长制久清工作体系。此外,宝安将加快构建河湖库生态修复系统,完善河湖长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区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统筹、决策、协调职能,形成长效管理合力,精准管控涉水污染源,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治污”向“提质”迈进。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宝安区的水务工程、EPC单位所有工地全面停工。但即便在疫情期间,宝安水务人并未停歇,他们一方面加强对全区排水设施运行监管,另一方面全力做好水务工程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复工复产后,宝安区水务局在全面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推进重点水务工程进度,全力保障各工程如期完工。目前,各治水施工项目保持24小时高强度推进,广大市民也给予最大的理解支持和包容。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 麦苗茵

(作者:读特记者 赵川 通讯员 江李婷 田一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