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家”培养项目结业典礼。
5月10日,深圳市宝安区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项目结业典礼暨“名师工程”授牌仪式举行。该区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及专业协作团队成员正式结业并做了成果展示,同时为第四批名校(园)长、名师(含名师培养对象)和第三批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授牌。
3年前,宝安区创造性地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开展“未来教育家” 培养项目,寄希望该项目,成为宝安区致力于培养能够引领宝安教育改革发展、代表深圳市和广东省乃至全国教育教学先进水平的创新型领军人才的一个摇篮。
3年来,首批10名“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及其7至8人的专业协作团队进行了系统性的培养。从宝安教育问题发现和学员个性发展出发,培训方制定了详细的、行之有效的三年培养课程体系,始终围绕“强化质量,提升效益”这一研训主旋律,使培养服务于宝安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对象的引领力、辐射力,服务于宝安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10名培养对象接受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比如,他们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展了培训,培训既有大师讲座,也有名校观摩,还有名家对话,更有符合宝安学员个性的研讨体验。
一直以来,宝安区紧抓名师建设,发掘培养高端教育人才,到目前,全区有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博士学位教师31人,市级以上名校长、名师37人,市级以上名校长、名师工作室27个,研究生以上学历118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380人。滨海宝安的教育人才队伍大观初显。
高端培养项目开启人才成长新篇章
随着宝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宝安区每年引进了大量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是宝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坚实基础。为此,宝安区在常年开展后备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由区政府直接与中国资质最高、最有权威的学术组织——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共同发掘有潜质、有愿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合力培养宝安“未来教育家”。这项工作始于2014年的高端项目开启了宝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三年多来,在中国教育学会与宝安区委区政府的合力指导下,在宝安区教育局的严密组织下,培养对象们成长迅速。培养对象及团队共取得成果丰硕:个人荣誉211项,论文发表与获奖133篇,参与课题104项。
期间,中国教育学会已经组织了赴北京、上海、杭州、厦门、成都以及在宝安本地的6次集训。在集训中,培养对象们与陶西平、石中英、李希贵等教育名家们对话,走进北京十一学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杭州二中等经典名校,汲取教育智慧,浸润教育情怀。
培养对象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引领80多位团队成员针对当下教育热点问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10位培养对象除了各自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的科研课题外,还参与了学校或团队成员的课题17项。通过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微创新、微实践向教育本质探本溯源。开展区级以上讲座、学术交流等140多场。
培养对象们也在将他们的学习所得反向应用于实践,并获得肯定。在这三年多里,10位年轻的培养对象中,有1人被评为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被评为市名教师并成立工作室,1人被评为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竞聘中也不甘人后,在校长的竞聘调整中,有1人竞聘为校长,1人竞聘为副校长,1人从街道校长成长为直属小学校长,1人从小学副校长成长为集团大校副校长。
宝安的培养经验以及教师的教育风采也在通过这个项目的平台得到推广,三年多来,培养对象团队承办了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微论坛、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区域案例分论坛等多个分享平台。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第二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宝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在宝安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位参会同仁,在相互分享各地教育家培养经验的同时,了解了宝安教育,推广了宝安经验,扩大了社会影响。
为“未来教育家”、名校(园)长、名师成长营造绿色自由的生态
“名师工程”授牌仪式。
面对宝安区争当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先锋区和打造“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的新要求、新挑战,宝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如学位供给的压力,教育与城市发展协调同步的压力都很大。
为此,宝安区委区政府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将集群化办学、集团化管理作为落实教育发展“第一战略”的突破口,目前已经组建成立了宝安中学集团、宝安幼教集团、宝安职校集团、新安中学集团等四个教育集团,进一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覆盖,提升了全区的教育品质,也更好地满足了广大老百姓对于优质学位的需求。
同时,宝安区委区政府也在持续深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方案、“1000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来扶植现有人才,吸纳区外贤才,以此除远虑、清近忧、安人心,全面优化教育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为“十三五”期间集团化办学的深入发展、近40所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以及全区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的工作。
宝安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从2003年开始就开展名师评审,到现在已经评审到了第四批,这是宝安区发掘、培养、使用优秀教育人才的重要举措,有效引领了宝安教育的整体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教育家、名校(园)长、名师的成长以内省自觉生长为主,即自身的教育情怀、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实践勇气是关键要素,但是优质的外部生态,可以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土壤、阳光、雨露,助推教育家成长。
为此,宝安区教育部门将在制定良好的政策、宽松的环境、正向的舆论等方面做工作,如深化教育治理结构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为教育家的成长实践提供更加宽松的土壤;再如推进名师工程,落实人才政策,保障奖励机制,在给这些优秀人才名分的同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在后续的培养计划中,宝安区将继续扶持关注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以及团队成员们的成长,并对他们的成长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公正的认定。同时,也将总结经验,优化遴选、培养模式,持续开展后续批次的培养,为宝安教育储备更多的高端人才。
广纳贤才与培育扶植并举打造高端师资队伍
目前的宝安区,共有办学单位481个,其中中小学134所,幼儿园343所,在校学生共43.75万人,专任教师将近2.8万人,教育规模居深圳全市各区之首。宝安区委区政府提出,将教育优先发展定位为“第一战略”,不断推进教育的“均衡、优质、特色、多元、开放”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宝安特色的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教育体系。
一直以来,宝安区紧抓名师建设,发掘培养高端教育人才。宝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淀了大量的优秀教育人才,这些教育人对宝安教育有感情、有认识、有实践,只要加以扶持、激励,提供丰厚土壤,就有可能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教育人才乃至教育名家,所以宝安一直立足已有人才,采取高端项目、名师工程、外派研修、本土培训等方式进行自主培育,全面提升存量人才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地区的高端教育人才可以为宝安教育创新发展开拓新的思路、开启新的视角。
宝安区委区政府在全区的人才优先发展政策中专门制定了基础教育领域紧缺人才的资助政策,用全面到位的保障解决高端教育人才的后顾之忧,专心于推动宝安教育发展与梯队培养后备人才。
为增强宝安教育的吸引力,宝安区委区政府专门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在与其他领域高层次人才享受同等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给予比较高额度的经费补贴来吸引人才,如引进副省级城市以上评定的名校长,可以享受人民币100万元至300万元的高额补贴;引进副省级城市以上评定的名师,可以享受人民币40万元至150万元的高额补贴。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