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当年植树人|肖江明:坚持改革创新让普通职校华丽转身

读特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杨磊 刘建良/文 刘钢/图
2017-05-08 22:25
摘要

“深圳市美术学校(行知职校)是一个不甘平庸的学校。

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美术学校(行知职校)校长肖江明想起20年前参与种植回归林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20年前,他以一名中学教师的身份,参与回归林植树活动。20年来,他扎根深圳教育,用改革创新精神,带领一所普通职校华丽转身,成为一所在深圳颇具影响力的艺术综合高中。

“仿佛亲人之间的久别重逢”

1997年,在罗湖中学任教的青年教师肖江明参加了庆祝香港回归的植树活动,成为了这项意义非凡的纪念性活动的参与者、见证者之一。

“那是亲人相见的场景。”肖江明说,当天阳光明媚,深港青年们陆续到达植树场地。即便大家在此之前从未相见,但在那一刻,不可割舍的血脉情却让他们的首次相聚,仿佛亲人间的久别重逢,大家很自然地聊起天,感觉非常好。

“深港关系,就像如今的这片树林一样,枝繁叶茂,长势喜人。”共同植下的1997棵树苗,在20年后的今天,也已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形成了完整的“中国版图”。

办让师生有幸福感的好学校

20年来,像肖江明一样的深港青年,积极投身于深圳和香港的发展建设。他们竭尽所能,为两座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教书育人,这份职业,有特别的成就感。”从事教师职业,是肖江明在年少时就已萌发的想法。在当年的高考志愿表中,他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都坚定地选择了师范专业。1989年,肖江明来到深圳, 2002年,担任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2010年,又接过深圳市美术学校(行知职校)校长的担子。

曾经,深圳市美术学校(行知职校)在深圳诸多学校中,名气不显。但对于肖江明来说,他凭着“办让学生和老师有幸福感和文化共识的好学校”的理念,借助前任校长的有力铺垫,再一步步改革创新,让学校的发展有了急速的飞跃。

“深圳市美术学校(行知职校)是一个不甘平庸的学校。作为起步极低、生源薄弱的学校,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走。经过我们的努力,学校已经从一个普通学校成为深圳有影响力的学校。”肖江明列举了一组数据:学校由原来零星有学生考取大学,到现在重点率30%,考取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的学生人数在华南区域独占鳌头;连续14年荣获深圳高考先进单位,去年荣获深圳市高考卓越奖;2016年,由华南师范大学第三方测评的罗湖区办人民满意教育报告中,学校成为罗湖高中中家长满意度第一的学校。

2016年,肖江明荣获深圳市十佳校长称号。他说,这是学校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为他赢得的荣誉。但实际上,这也是他勇于改革创新的成果。

深港教育界可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肖江明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和所在学校与香港教育界的交流合作渐渐频繁。除了利用深港毗邻优势,与香港一些学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相互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更为前卫的教学观念外,他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香港一些教育模式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圳大班额问题严重,随着深圳人口不断增长,这个问题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但香港人口密度也很大,却能实现小班化教育。这应当成为我们进一步专题研究的课题。”

肖江明认为,香港的回归以及时代发展赋予了深港两地的合作交流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教育也是如此。“希望深港教育界可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两地教育的发展。”

见习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杨磊 刘建良/文 刘钢/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