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近期该校教务部分别向部分学院反馈了2017年本科专业办学评估意见,该校决定调整或暂停18个本科专业的2017年招生。
自2016年以来,中山大学为加强本科专业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着手进行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以及相应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工作。今年3月份开始,学校组织开展了为期近2个月的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中山大学表示,此举旨在解决本科专业数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山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表示,在实施本科专业动态调整之前,学校有126个本科专业办学权,在2016年之前,经过历次调整,在办的专业数已经减少至114个。经过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2016年学校调整或暂停招生的专业数量为21个,2017年调整或暂停招生专业数量为18个。2017年本科招生的专业数量调整为77个。
在2016年专业评估开始之前,该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目前的本科专业数量和结构存在着一定问题。之前,由于扩招、地方需求等原因,中大本科专业在数量上与国内第一方阵高校相比偏多,在结构上也存在着部分专业的招生规模同社会需求不适应、部分专业间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区分度不高、专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在2016年10月份教育部对中大组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时,已有评估专家指出了该校专业办学在结构以及资源配置上的一些问题。
该负责人指出,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或整合工作是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开展的,是非常慎重的。综合评估包括院系自评、校内专家现场考察(抽查部分院系)、校外专家审核(抽查部分院系)、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常态检测数据中心(广州)专业办学数据分析等多种形式。其中,校外专家审核是今年首次采取的评估方式,学校请全国相关专业排名前列高校的专家,对自评材料、关键办学数据及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形成更为客观和权威的评估意见。而评估意见中的“暂停2017年招生”不能简单用“取消专业”去理解。暂停招生是要解决本科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学校切实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高标准严要求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被暂停2017年招生的专业今后如果做得好的,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需要通过再评估来决定是否恢复招生。比如土木工程专业,就经历过暂停招生,之后再恢复的。
该负责人强调,本科专业调整或整合工作,是各高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常态化工作,是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工作,有相当多的国内第一方阵高校已经走在中大前面。为此,学校已经建立了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两年来,学校动态调整的力度较大,未来会保持相对稳定。比如深圳校区的发展重点之一是新型工科,学校会因此而增加与之相应的部分专业。同时,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将会持续开展,并以此为依据对本科专业作出适当微调。
中山大学2017年调整或整合的专业: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社会工作
民族学
岭南学院:
财政学
数学学院:
应用统计学
化学学院:
化学生物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工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2017年暂不变动,同时申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办学权,待教育部审批后进行整合)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中山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康复治疗学
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
国际金融学院:
经济学
旅游学院:
酒店管理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