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眼里的 90 后护士张扬、任性、豪横,吃不了苦,没有团队精神,也有人认为 90 后热情活力、有趣、不服输、思维开阔,悦纳新事物,敢想敢做敢付出。
在深圳市龙岗区区属医疗机构 36 岁以下护士有 2919 人,占比达到了 65%,其中 26 岁以下护士有 860 人,这些花样年华女孩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但在护理岗位,她们是医院多元化优质护理的主力军,这些 90 后正追寻着 80 后的步伐,肩负担当,渐渐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中流砥柱。
同时,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本科以上学历比十三五初期增长 85%,随着 00 后的上岗、90 后的成长,护士队伍的数量、素质、能力让护理队伍上了更高的平台,居民也将对优质、便捷、专业的护理服务更有获得感。
李秀:让我坚持下来的,是目睹生命降临的成就感
助产士,是产房里接触孕产妇时间最长的医护人员。专业的助产士、科学的助产技术能大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产妇顺产的 " 守护神 "。28 岁的李秀,就是其中一员。在疫情防控的日子里,有些科室可以停诊,但产房不能停摆,她逆向而行脚步坚定,用爱与关怀守护生命的降临。
刘谦: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搬
接到防疫工作任务的时候,刘谦还在老家江西,大年初二就搭上了返深火车。回到深圳后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她在龙岗健康驿站 24 小时驻过点,成为社区联防联控 " 三人组 ",还上门为居家医学观察者采样,为保障采样标本的运输安全,又加入到送样小组,跟车送样。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而 25 岁的她已是名副其实的 " 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
魏新凤:瞒着家人,也要走到抗疫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迅速组建了留观病区。23 岁的魏新凤是该病区医护队伍中为数不多的 95 后之一,原本打算过年回家和父母拍张全家福的她,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在疫情初期瞒着他们,从内分泌科普通病区请战走上一线护理岗位。曾经被守护的 95 后,或许在家里人眼中还是孩子,但魏新凤深知自己早已长大,如今必须冲在前线。
在今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龙岗有 2500 余名护士投入战疫之中,尤其是 90 后护士们挺身而出,她们 " 啃最硬的骨头 ",接最重的活,用行动证明已经成为向险而行、生生不息的中坚力量。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