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刷单、冒充公检法,深圳光明警方连续拦截多宗网络诈骗
读特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温小龙
2020-05-12 21:26

5 月 12 日,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获悉,5 月以来,光明区多名市民遭遇到网络诈骗,有的市民甚至到了只差转账输入密码的地步。所幸光明警方及时发现,迅速拦截,让市民避免了财产损失。这些诈骗又是什么套路?

5 月 8 日 20 时许,光明公安分局光明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在某工业园员工宿舍内,市民刘女士和一诈骗电话正在长时间通话,疑似被诈骗。接到预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同时试图电话阻止,但刘女士电话一直显示正在通话中。考虑到慢一分,市民就多一分被骗的风险,民警一边要求派出所总台继续联系刘女士,一边和工业园管理人员沟通,确认刘女士宿舍的准确地点。

当民警找到刘女士时,刘女士已经输完银行卡账户并在等待手机验证码。"我们是光明派出所的民警,让你打钱的很有可能是网络诈骗,千万不要转账汇款"!匆匆爬上宿舍 5 楼的民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敲门警示刘女士。看到身着制服的民警,刘女士才终止了相关操作。

原来,电话那头的陌生人自称是某网络购物平台的客服,因为平台系统原因,导致刘女士购买的商品无法正常发货,只有取消订单才能完成退款手续。"客服"表示,事后还将赠送一个大礼包作为补偿,只需要刘女士提供银行卡账号和相关验证码就行。

因为对方能详细说出商品情况和个人信息,刘女士便没有怀疑。万幸的是,刘女士将银行卡忘在了宿舍内,而这中间的时间差,为民警提供了宝贵时间。随后,刘女士也向电商平台进行了询问,确认商品状态正常,并没有无法发货的情况。这时,刘女士才后怕地发现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

无独有偶,5 月 9 日下午,市民洪女士接到了自称东莞警方的电话,对方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洪女士将 6.7 万元涉案款项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由于接受过光明警方的反诈培训,不放心的她特意在转账前询问专业的反诈队员。蓝马甲队员在洪女士的手机上看到,对方向洪女士发送了"警官证"、"通缉令"等一系列虚假证件,甚至在个人介绍上还写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来混淆视听。但民警联系这位"警官"时,对方却又无法提供正常的联络方式,甚至慌忙下线逃之夭夭。

▲反诈蓝马甲给洪女士讲解反诈知识。

除了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在家上网课的未成年人也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5 月 1 日,有两名学生家长向光明警方求助:家里的孩子在朋友圈不停转发网络兼职刷单的信息,疑似遭遇了"刷单"诈骗。结合两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光明公安分局公明派出所反诈蓝马甲联系到他们,向他们解释刷单不仅涉嫌违法,还极容易掉进诈骗分子的陷阱里。听完蓝马甲的反诈宣讲,两名学生恍然大悟。

▲反诈蓝马甲给学生和家长讲解反诈知识。

记者从光明警方了解到,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类常见的网络诈骗也渐渐"活跃"起来。光明警方提醒市民:一旦在网络上遇到需要金钱往来的操作,务必提高警惕,多次确认,避免因为上当受骗而出现财物损失。家里有未成年人的,家长不仅要注意自身防骗,还要关注孩子的情况,保管好自身的银行卡和验证码,避免因为孩子被骗而出现财物损失。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

(作者:读特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温小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