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权责清单 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
记者 罗莉琼
2016-04-19 16:17

 

实施街道大部制改革后,南湖街道机构精简为“5部2室2中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雨渤 摄 

制定权责清单、观澜街道(办事处)一分为三、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我市各区(新区)着手开展试点工作,频频推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新举措。

罗湖:全市首推街道“大部制”改革

为让社区工作站“瘦身减负”,罗湖区于2014年在全区启动社区体制改革,分别制定社区各类工作清单,同时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其中,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事务由原来的188项缩减为11项。有20项工作回归到街道办事处,3项回归到区有关部门或社康中心等其他单位。“罗湖制定了社区权责清单后,社区工作站活力被激发出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大大增强,居民办事也少跑路了。”南湖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罗湖区借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东风,继续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3月,《深圳市罗湖区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出台,罗湖在全市首推街道“大部制”改革,目前,南湖、清水河等街道已经落地实施。“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后,每个街道的30多个科室(牌子)将整合为五部两办两中心,居民可享‘一门式’服务,办事更顺畅。”南湖街道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罗湖街道“大部制”改革,系统性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新成立的街道公共事务中心(统计中心)将直接面向辖区百姓的服务事项统一到一个部门上来,居民办事“直截了当”。“大部制”淡化了科室边界,街道工作效率更高了。

龙华:拆分街道实现社区精细化治理

在宝安、龙华等区(新区),部分街道所管理的人口数量庞大,政府管理服务难以到位。为了给街道“瘦身”,按照《意见》要求,我市对原特区外比较大的街道进行拆分合并,增加14个街道,实现管理精细化和扁平化,明晰街道与区、社区职责定位,实现功能错位互补。

改革试点工作首先在龙华新区启动。去年4月,总面积达89.3平方公里的“巨无霸”——原观澜街道(办事处)一拆为三,新设观澜、观湖、福城三个办事处,不新增机构编制、不新建办公楼、不新增经费开支。“观澜片区地域大人口多,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较弱,街道拆分后,有助于街道为辖区提供更高效服务,实现精细化管理。”龙华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也将抓住机遇,加快促进区域发展,健全体制机制,深化基层体制改革,提升工作水平。

光明:理顺组织关系共享治理结构

在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印象里,基层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迎接各种考核和检查,真正进社区为居民服务的时间并不多。

市民政局调研发现,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既有所有社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有社区环境、经济、文化等特殊问题。为此,在市委市政府派驻光明新区工作组的领导下,市民政局和光明新区管委会,借鉴社区营造的理念和模式,拟提出“凤凰涅槃 追求文明——凤凰社区管理治理计划”。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治理计划立足凤凰社区,创新性地借用社区营造的理论模型,从“人、文、治、地、景、产”六个维度,系统地解决社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政府指导、社会主办、居民共建、专业支持”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居民、居委会、社区基金会、股份公司的主力作用,引入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与,解决居民福利、经济发展、社区和谐问题。

“该计划包括6大项目和35个子项目,按照政府类项目、社会类项目和政府与社会合作类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历时5年完成。”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凤凰社区将强化社区党委的政治功能,理顺社区各类主体的关系,建立健全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居委会自治为基础,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公共服务主要平台,社区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和有序运转的治理架构。

编辑 牧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