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是个沉重的字眼,不管是发生在我们周遭还是电影电视上,都令人痛心。近日,南山区妇联针对家庭暴力问题在线上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普法小课堂,教您如何在法律上界定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实施者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方式来保护自己?
何为家庭暴力?受保护人群主要有哪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反家庭暴力法》保护对象主要是家庭成员,同时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也是受到保护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实施家庭暴力者在法律上要负哪些责任?
1、民事责任
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
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
面对家庭暴力,该如何维权?收集好哪些证据?
1、及时报警
发生家暴时,一定要及时报警,在警察赶到之后做好如下工作:
(1)简单讲清楚事情来龙去脉以及对方如何打你的;
(2)不管施暴方是否承认家暴,坚持要求到派出所做笔录;
(3)去派出所后,要将家暴的详细经过说清楚,在询问笔录上签字前,要仔细核对是否与你说的一致。
2、收集证据
(1)公安机关出具的报警回执、调查笔录及告诫书为反映家暴的有效证据之一;
(2)受到侵害后,就医的医疗发票、病例、检查记录、诊断证明等书面资料;
(3)对受伤痕迹、致害现场、致害工具进行拍照、录像,进行相关证据固化;
(4)保留好与施暴方的电子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及施暴方的《悔过书》、《保证书》等;
(5)子女、亲人及邻居的证人证言;
(6)发生家暴时还应积极寻求居委会、妇联等组织的帮助,相关组织出具的书面材料亦可作为家暴证据。
3、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姓名、通讯住址或单位;②有具体的请求和事实、理由;③有一定证据表明曾遭受家庭暴力或正面临家庭暴力威胁。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反对家暴,人人有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家暴行为都有权及时劝阻或报警。作为家暴受害者,一定要勇敢说“不”,积极寻求帮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作为施暴之人,请收起你的拳头,张开双臂,多拥抱家人,遇到事情尽量心平气和地交谈,不要动手去破坏家庭和谐。
编辑 周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