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8日获悉,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日前在佛山顺德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深圳青年作家蔡东荣获“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
获奖结果显示,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凭借诗集《大是大非》荣膺“年度杰出作家”。路内、宇向、唐晓渡、赵柏田、蔡东分别斩获“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文学批评家”“年度散文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五大奖项。
此外,今年的“年度网络作家奖”分设都市类、言情类、玄幻类、穿越类、军事类、历史类六个类别,经网友投票,纳兰内拉、叶非夜、定离、吱吱、圣者晨雷、若菀六名作者共同摘得“年度网络作家”桂冠。
蔡东,文学硕士,“八〇后”作家,现执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天涯》等发表中短篇小说多部,部分作品被转载和译介。2012年中篇小说《毕业生》获得深圳市青年文学奖,短篇小说《往生》获得《人民文学》首届柔石小说奖。组委会此次授予蔡东的授奖词是:蔡东的写作,目光柔和、苍凉、悲悯。城市,小人物,破败的生活,残存的尊严,她一边观察,一边思索。她关心他人的痛苦,宽宥弱者的过错,却对深埋生活暗处的恶决不退缩。她出版于二〇一五年度的小说集《我想要的一天》,不避生活的阴冷,正视人世的困厄,一次次的迂回,一次次的对决,都是为了穿过人生的窄门,实现与想象中的世界遇合。在绝望中希望,在悲观中乐观,在虚无中相信,蔡东的小说总是充满力量。
附蔡东获奖感言:
我必须要坦诚地说,这是我暗恋多年、心向往之的文学盛会。截至此刻,我依然感觉一切都很梦幻。感谢华语传媒文学盛典,让我收获这个无比珍贵的鼓励。
从来没有后悔过读中文系,没有后悔过写小说,再来一遍,还会如此;年龄越长,越知道没有小说的日子会很艰难。我生活在一个特别急切不安的城市,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看心理咨询,聚会时,他们又胖又憔悴地出现了,不停地说话,疲惫不堪,停下来却只会更焦灼。我能保有安宁坦然的心境,正是因为小说另给我一处秘境,我虚构了一篇篇小说,它们给我的幸福却毫不虚幻,是真真切切的。
我们这一代人,也就是所谓的80后,是被规训得整整齐齐的,由完整严密的教育生产线和消费主义联合塑造,讽刺的是,以远优于父辈生活条件而著称的一代人却在毕业后饱尝生存之艰,重压下往往渴求安稳、顺流而下,少了些年轻人该有的鲜灵活泼。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通过写作来质疑现状并体验自由的。我们总是强调,艺术应该发现生活中的可能性,关键怎么理解这个可能性呢?它往往就是现实中的不可能,是现实中的做不到、完不成,是在天经地义处划开了一道漂亮的小口子。
《我想要的一天》这本小说集收入了我不同时期的六篇作品,写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同一个问题。在单调、务实的社会气氛里,如果小说再不能充分地展示多样性和差异性,那文学的意义还体现在哪里呢?成功的定义如此不由分说,不容辩驳,越是趋同的价值选择,越要警醒和深思,所以我写了一系列不太符合主流观念的人物,至少可以在文字的世界里,开拓新的价值,开辟一点空间给愿意走僻静之路的人,希望那些未必“成功”的生命也能保住一个幽僻的角落,充满兴致地开始每一天的生活。
我们都遇到过一些爱好文学的人,可能写得并不好,也看不到日后写好的希望,但一个人就不能单纯地爱一样东西而始终不成功吗,我们又是怎么界定成功的?其实还是在一个庸俗势利的层面上去评判和考量。人这一生,能接触一门艺术,让自己沉醉让自己持久地热爱,这本身已是最大的幸运。
在写小说这件事上,我愿意花笨力气,无论投入多少时间都不会觉得浪费。我喜欢机智灵巧的小说短章,里头透出精致的趣味,技艺也纯熟,但最打动我的,却是写得笨重而赤诚的一类作品。我觉得,小说家就应该是那个人,那个洞悉世情却依然愿意天真也能够天真的人。
编辑 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