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称,我省已启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重点整治38类156项问题,涵盖“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领域,并重点管控风险隐患较高企业。
此次活动立足于问题导向,突出整治重点。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我省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日常监督管理情况、抽样检测结果、群众投诉举报等情况,梳理明确 “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等领域突出问题38类156项的整治重点。
在食品方面,重点突出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重点品种;突出中央厨房、农村地区“三小”餐饮等重点场所;突出学校食堂等高隐患区域;突出农药、兽药、抗生素、禁用化合物残留超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药品方面,重点针对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产品开展检查;对药品批发零售连锁总部、中药材市场等重点场所实施全覆盖检查;严厉打击执业药师“挂靠”、药品购销证票账货款造假等行为。在医疗器械方面,严厉打击利用合法证照作掩护,参与生产假冒、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规格型号的产品等行为。
在保健食品方面,将保健食品批发企业、药店、专卖店、会议营销企业、体验店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在化妆品方面,将对非法添加等违法犯罪行为予以重点打击。
据悉,目前,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正在组织第一阶段工作。对于每一个工作阶段,各地监管部门都将反复开展隐患排查,同时,将根据排查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整个活动立足于风险防控,排查潜在隐患。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相互衔接,“网格化”和“双随机”监管并行,监督抽检和风险检测互补的方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优先排查重点品种和业态的风险隐患,对排查出风险隐患较高的企业实施重点管控。
同时,监管部门还将深挖行业性“潜规则”,对区域性风险隐患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确定隐患性质、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规律态势等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全面、有效的整治措施。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呼吁社会各界、公众、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如发现有相关的隐患苗头和违法线索,欢迎拨打12331专线或通过信件、网络、来人来访等渠道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反映。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