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了一个喜大普奔消息,自2020年5月9日零时起,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很多市民一听降级消息都恨不得立即摘了口罩,有的市民认为,天气也热了,估计新冠病毒也走了吧!
且慢!市疾控中心专家还是提醒,市民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最大可能降低传播风险。
夏天到了,病毒会走吗?
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朱子犁说,从迄今获得的证据来看,新冠病毒可以在所有地区传播,包括气候炎热潮湿地区。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其传播究竟是否受温度影响,还需更多数据说明。因此,在目前缺乏特效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手部卫生;根据不同场所、不同情况,科学佩戴口罩;室内做好通风换气;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使用公筷公勺;正确使用消毒用品;盖上马桶盖冲厕所。这样才最大可能降低传播风险。
哪些场合可以不用戴口罩?
很多市民关心,天气这么热,口罩戴不住,降级了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摘口罩?
朱子犁说,室外通风场所与他人距离大于1米、通风好的单人办公室、独自开车、散步时,不需要佩戴口罩。但在密闭空间(如乘坐电梯、地铁时)或人群密集场所(如医院)均需佩戴口罩。
学校里的体育课应该怎么上?
近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有学校学生佩戴口罩做运动后突然倒地死亡。这一新闻引发不少热议。
朱子犁说,不建议孩子戴着口罩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缺氧。如果需要上体育课,建议在通风的户外进行,并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时可不戴口罩。对于多人使用的体育器材应当做好消毒。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