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开业两周年之际,中山七院举行大型线上义诊周活动。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为避免人员聚集,本次义诊活动主要包括中山七院互联网医院线上免费义诊咨询、线上健康教育等。医院在5月11日-15日10:00-22:00提供免费线上义诊咨询,开辟健康专栏,针对市民开展线上健康教育。此外,5月11日(星期一)当天,所有线下门诊免除患者诊金(除诊金外,其他检查费、药费等正常收取)。
中山七院位于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圳园路628号,占地面积23.36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4000张,一期工程床位800张。开业2年来,在院长何裕隆教授的带领下,中山七院已经成长为深圳市目前唯一一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疗集成应用示范体系”示范单位,实现了变道超车,全面提速,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公路。
医院现已开设39个专科,手术超过8900台,疑难危重收治率达到64.43%。
2019年9月18日,中山七院承接深圳市移动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陆空演练。
开业2年以来,发展的高质量、高速度已经成为中山七院最鲜明的标签。目前,医院已开设39个专科,开放病床743张,门、急诊总量约超过55万人次,有30.35%的患者从深圳市外慕名而来,收治住院患者超2.9万人次;手术超过8900台,三四级手术占比56.48%,疑难危重收治率达到64.43%。目前,已开展胰腺癌Whipple手术、胃癌D2根治术、B超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甲状腺US-FNAB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手术、ERCP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大肠癌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手术等技术和项目。
中山七院组建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中山七院背靠中大医科,加速引进高水平医疗人才,2年内,院内高级职称专家达到132人。目前已引进2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团队,80%以上医疗骨干来自中山大学医科系统,拥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51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地方级领军人才2人,后备级人才21人、孔雀B类人才5人、孔雀C类人才20人。医院专家在省市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主委、副主委职务近80人次。医院拥有消化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骨科、血液内科、肾内风湿科5个“三名工程”团队。
2019年5月18日,Tomas Lindahl诺奖实验室落地中山七院。
中山七院实行与临床相对独立的科研管理理念,建设源于临床、服务临床的开放式医学科研大平台。目前,医院现已引进专职科研人员84名,其中,中山大学“百人计划”19名(含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其他专职科研人员43名,博士后23名,科研型研究生79名。各类纵向科研基金立项140项。
与中外专家交流,教学查房。
中山七院秉承中山大学的办学理念,传承“三基三严三早”教学传统,积极打造名医摇篮和医学人才“蓄水池”。中山七院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最大的直属附属医院,亦是深圳校区临床教学的主要基地。目前,医院有3位教授被聘为中山大学医学院教研室主任,8位专家教授被聘为中山大学教学督导,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名。医院成立了23个临床教研室,博士研究生导师2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7名。作为直属附属医院,中山七院从2017年开始招收中山大学研究生,2018年开始承接中山大学理论大课,并于2019学年相继承接深圳校区医学生的见习和实习等教学工作。目前在读研究生有140名;已培养及在培养的见习生、实习生、进修生共计332人;成功申报各级继教项目108项(国家级15项、省级56项、市级37项)。
2020年4月28日,中山七院的员工们用爱心抗击疫情,争当献血者。
“以病人为中心”是中山七院全体医护人员一以贯之的坚持。业务上,中山七院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用精湛的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做”个性化治疗方案;管理上,医院以国内领先的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实现看病、缴费、检查、预约“一卡通”,就医零排队,诊疗无纸化,实现诊疗服务各流程、各环节的衔接与协同,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智慧医疗服务;理念上,中山七院以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为目标,明确提出员工要把每一位患者当作亲人,并在医院功能分区、就诊环境、专业护理、康复理念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中山七院人以“人民对美好医疗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在新征程上永不停歇,与深圳市医疗同行一道,打造“病有良医”的民生幸福标杆,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