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们樟木头麒麟舞上央视啦!”4月25日15时许,当CCTV3频道《群英汇》节目播出东莞市樟木头镇的麒麟舞时,早早围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显得很激动。
据介绍,本次CCTV3频道所播出的《群英汇》节目,是樟木头麒麟队于2月底到北京央视所录制的,4月25日首播,向全国观众展示东莞的文艺精品,讲述东莞的故事。
樟木头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镇,麒麟舞流传至今已有超450年的悠久历史,仍然保留着客家麒麟舞的传统精华。作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麒麟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樟木头,麒麟舞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声名远扬,曾两次进京献演,上过上海世博,到过广州亚运,去过国外,并且被成功列为国家“非遗”保护项目。
同时,樟木头有东莞市唯一被广东省“钦定”的麒麟舞传承人,又有全市唯一的麒麟舞省级非遗传承基地,还填补“麒麟制作”这一“非遗”项目上的空白。
此次应邀到央视表演,可谓实至名归。
在央视上,樟木头市民看到了来自家乡的精彩麒麟舞表演,看到了樟木头刘屋村麒麟队熟悉的身影。来自樟木头的20只“麒麟”共演了《麒麟献瑞》,其中,16只“小麒麟”是蓓蕾幼儿园的学生,最小的只有5岁;其余4只“大麒麟”便是刘屋村麒麟队,领队人物就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屋村麒麟舞队长刘伟团,也是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现年51岁。
刘伟团从12岁开始就学麒麟舞,从舞尾到舞麒麟头,然后授徒,至今已舞了39年的麒麟舞。“我会继续坚持舞下去,等到我真的舞不动了再退休,交给年轻人。”说起麒麟舞,刘伟团总有说不尽的热爱。刘伟团的麒麟舞以灵活、生猛、有力度著称。他最拿手的是用牙咬着麒麟头来模仿动物爬行,以重心低、劲道足、力度猛为特点,将动物的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他带领的刘屋村麒麟队,也成为樟木头最出色的麒麟队之一。
2003年,刘伟团与他的麒麟队参加中国首届麒麟舞大赛曾获第一名;2012年获得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大赛金奖,还曾参加过上海世博会“广东周”麒麟表演等。
本次参与演出的蓓蕾幼儿园学生,表现也十分抢眼。据蓓蕾幼儿园舞蹈老师张晶介绍,幼儿园一直以来都将麒麟文化融入到课程当中,比如将麒麟操作为早操等。
见习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