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响乐团表演出岔子?真相远非你想的那样
读特记者 杨媚/文 齐洁爽/图
2017-04-24 12:31

 指挥穿着T恤上台,时不时打断演奏,观众席全程不熄灯——如此非同寻常的音乐会不是“事故”,而是深圳交响乐团首创的“导赏音乐会”。

自2016年4月21日以来,深圳交响乐团(简称“深交”)进行了相当接地气的尝试:他们将原本大门紧闭的音乐会排练向观众敞开,观众们不仅可以零距离观察到一首首交响曲的“生产”过程,指挥家和音乐家还会边指挥(演奏)边向观众讲解各种音乐处理方式。

长久以来,西方古典乐都以“曲高和寡”的形象出现在中国观众视野,而深交首创的导赏音乐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公益惠民演出正在努力打破这一局面——“让交响乐走进千家万户”,深交团长聂冰说。

既在音乐厅奏响古典之声,又走进社区基层和校园,让曼妙的乐音浸润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深圳交响乐团为窗口,深圳这座“爱乐之城”的音乐风貌,正变得越来越绚丽多姿。

 老肖的第十五交响曲被“拆散”演奏

几天前,记者走进了位于罗湖区黄贝路的深圳交响乐团排练厅。当晚,深交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向观众导赏次日在深圳音乐厅举行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场音乐会。

距离开场时间还有半小时,观众已陆续到来。19:00,可容纳250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加座也坐满了。

在舞台上总以黑色正装亮相的林大叶,身着T恤牛仔裤出现在指挥席,深交一众演奏员也是平日的休闲打扮。“今天我们要演奏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一生历经坎坷……”林大叶并不急于指挥演奏,而是用了整整12分钟和观众讲述老肖第十五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第一乐章中你会听到数次明显的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音乐动机。几乎所有作曲家都极力避免这一点,生怕被指责为抄袭。可肖斯塔科维奇即将走到人生尽头,这部交响曲是为自己而作,他很大方地借用了。”

接着他指挥乐团演奏了第一乐章的几个小节。“下面音乐将进入作曲家故意造成的混乱。你听,中提琴、二提琴以截然不同的旋律插进来,打破一提琴的规整,大提琴进一步扰乱这一节奏。这就像作曲家从清晰到混乱的思考过程。”

随后林大叶又跳到第四乐章。“开始通过铜管营造出压抑的场景,大家可以想像作曲家虚弱地躺在房间里,低音鼓的不完整律动象征不规则心跳,双簧管和长笛奏出的不协调之声就像他的恐惧后遗症。”林大叶边讲解,边指挥乐团断断续续地演奏。

“最后,一段诡异的和弦由木管奏出,管乐和小军鼓的节奏就像死神在敲门,作曲家的呼吸逐渐虚弱,弦乐营造出另一个世界的乐音。一生都在和死神打交道的肖斯塔科维奇,终于解脱了。”

一个小时的讲解与演奏,让原本抽象的第十五交响曲无比清晰,观众频频点头。

 走进“车间”看音乐“生产过程”

当晚已经是深交的第16场导赏音乐会。一年前的2016年4月21日下午,当第一场导赏音乐会在这里举行的时候,深交所有人的心里都没底: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一个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会有多少观众?

结果,那场“《人文天地》之夜——大提‘情’交响音乐会”导赏活动一下来了300多人,有些人站着听完了全场,担任讲解的指挥家张国勇对深圳观众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导赏音乐会的灵感源于深交演出经营部主任黄光强一次芭蕾舞团公开排练的观演经历。“演员们穿着最普通的练功服,在导演指挥下演绎最简单的基本功,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其实交响乐团公开排练在国外早已有之,但排练场地一般选在音乐厅,观众和舞台还是保持较远距离。“导赏几乎是‘面对面’,你会看到音乐家最真实的表现,甚至能听见他们的呼吸声,演奏瑕疵也会被放大。指挥家用最通俗最亲民的语言,把深奥的古典乐讲给你听。”

导赏音乐会现在通常安排在周四晚上,即正式音乐会举行前一晚,门票在当周二通过深交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由于排练厅空间有限,每场300张票次次供不应求。到场的多数是住在附近的市民,也有一些琴童和乐迷专程前往,场场必到的“铁粉”不少。

当晚记者旁边坐着碧波小学六年级男生符昕宇,他和同学、妹妹三人结伴而来。学钢琴的他告诉记者,只要有导赏活动他都会来。“这里观众少、地方小,和乐团距离很近。感觉听完讲解对乐曲和作曲家都懂了很多。”

“正式演奏时,某种程度上乐队和观众是有屏障的。导赏不同,它邀请观众走进‘音乐车间’,与指挥家、演奏员共同参与一首交响曲的生产过程,你会看到观众最真实的情绪反映。”林大叶说。

大提琴演奏员青星告诉记者,导赏活动让演奏员对乐曲也会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一年下来,现场氛围越来越好,观众的专注度越来越高。”

 走基层走校园,交响乐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一年来,16场导赏音乐会吸引了近5000人次走进深交排练厅。不少参与导赏活动的指挥家、独奏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深交首创的导赏音乐会走在了全国前列,形式非常新颖,公益性和艺术性都很强。”

走出音乐厅,让高雅艺术从殿堂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是深交秉持的艺术理念。除了导赏音乐会外,去年深交还完成了近60场下基层演出,并首开先河在乐视古典音乐频道常规直播乐季音乐会,让更多人聆听到古典之声,扩大深交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每场直播平均点击量都近40万。

深交团长聂冰最重视的是青少年音乐教育。如今,深交不仅创立了包含两个管弦乐团和一个弦乐团的深交附属青少年交响乐团,从3月28日起,“交响乐进校园”公益活动也相继在深圳10多所高校、中小学举行,为广大学生送去30多场音乐会,以弦乐重奏、铜管五重奏、木管五重奏和交响音乐会等形式演绎中外经典。

他告诉记者,深交的目标是让深圳的大中小学生每年都能听上一场深交音乐会,让下一代从小热爱音乐。“走进校园,指挥家会给孩子们介绍各种乐器,还教小学生如何指挥一个乐团。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音乐,深交叔叔阿姨们的演奏会有榜样作用。”

深交人走进的校园第一站是南方科技大学,开演前多位演奏员还跟与南科大学生乐团座谈,分享自己多年职业生涯的经历与趣闻——“为什么演出前都要在台上对音?”“电子音乐或电子乐器会取代古典乐吗?”“国外跟国内的音乐学习有何不同?”很多大学生说,近距离的交流让平时在音乐厅舞台正襟危坐的演奏员一下亲切起来。

“深圳交响乐团是深圳人的交响乐团,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公益惠民演出超过100场,给市民送去更多‘家门口’的福利。”聂冰说。

编辑 波塞冬

(作者:读特记者 杨媚/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