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活全面展开,未来世界将发生哪些颠覆性变革?5G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变革?不同产业会出现哪些巨大变化?又会催生哪些新产业?5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布本期书单,选取了4月在主题图书、经济 | 制度、传记 | 学术领域、商业丨新知、心理、童书 | 教育丨工具书等领域出版的新书,让大家5月在书香中待“疫”去安来。
主题图书
《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
本书将《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视频的讲稿内容整理出版,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高校师生的现实教学,帮助青年人真正实现学思践悟,“在经历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
《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本书用清楚明晰的逻辑框架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证和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指出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世界意义,将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积极引领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稳健前行,为人类制度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民族复兴的制度蓝图》
本书依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最新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编写而成,从十三个方面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论述。
《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立足于客观事实和材料,如实介绍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经验;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全球维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考察了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和新成就。这种逐一呈现的方式,有助于读者深刻了解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貌和走向。
经济 | 制度
《<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本书所呈现的研究成果全面贯彻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现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体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宗旨,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重要学术和实践价值。
《货币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收录了米尔顿·弗里德曼为经济事务研究所(IEA)撰写的主要论文,该研究所一直是战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论文为说明过去几十年来全世界政治议程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的知识渊源以及政治经济学中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也展现了他在更宽广的知识和学术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美国的不平等:人力资本政策的角色》
本书是一本具有政策辩论性质的文集,它针对美国经济中不断增长的个体技能差距和劳动收入分化等问题,收录了两篇都赞同增加教育投入和延长受教育年限,却在很多方面意见相左的研究报告。
《政治为什么重要》(第二版)
作者从“作为权利研究的政治学”和“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学”两个视角理解政治于普通公民的重要性。本书追溯了政治学理论的古典与现代,并对美国政体中的立法机构、民主制的行政部门以及司法体系的运转做了深入、客观的剖析。
《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利益偏好与身份认同》(第4版)
本书通过构建一个更加清晰的分析框架,对制度理论与组织研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全面呈现了文化与组织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社会认知心理学、政治学、管理理论等关于组织的制度分析,特别是反映了其中最新的进展;比较了各种制度理论的异同,并对制度理论谱系做出了更加全面的概括;对关于组织的制度理论与研究的历史、现状、成就、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新的思考。
传记 | 学术
《马丁•路德•金自传》
马丁·路德·金是一名纯良友善、勤学好问的学生,从小就勇敢反抗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位勇于献身的年轻牧师,时时拷问着自己信仰的深度,探索着人类智慧的极限;是一位满怀爱意的丈夫兼父亲,努力寻求家庭生活与日益增加的公众事务之间的平衡;更是一位深思远虑、享有世界声誉的领袖人物,世界各地人民的平等愿景让他时刻激情昂扬。
《知更鸟之歌:我与哈珀•李的友谊》
本书收录了传奇作家哈珀·李一家与历史学家韦恩·弗林特在1992年至2015年间的书信简编,以一种极具私人化的视角,对哈珀·李的思想、心灵和作品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审视。
《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
本书写的是“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耗羡归公”是财政制度这一改革主要领域的顶点,它不仅解决了前朝遗存的种种问题,而且是对当时各种财政危机的有效的合理化解决方案。各省实施改革,因地制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成效显著,有益于国计吏治民生。然而“耗羡归公”并不能一劳改永逸地解决清朝财政存在的所有问题,改革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加上集权国家的财政要求,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制约,后来的“耗羡归公”政策辉煌不再。这是一部“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作品,是利用档案细致探讨中国历史的代表作。
《九面之城:纽约的冲突与野心》
《九面之城:纽约的冲突与野心》将四个世纪的纽约历史分为九个相互联系的时代,每一个时代的纽约都是特殊的,它们拥有只属于那个时代的面孔,转瞬即逝;每一个时代的纽约又是相似的,冲突与野心就像一条暗线贯穿始终,如影随形。本书探寻九面之下的纽约,呈现生动而深刻的纽约历史。
《数字时代的城市记忆研究》
《数字时代的城市记忆研究》重新定义了数字时代的城市记忆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模型构建、系统工程等方法,通过“资源—过程—实践”视角解析了城市记忆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进而面向资源、面向过程、面向实践,积极探索了数字时代城市记忆研究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全书脉络清晰、主题突出、应用性强,能够深化数字记忆研究,对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具有指导与推动意义。
商业丨新知
《5G新产业:商业与社会的创新机遇》
5G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变革?不同产业会出现哪些巨大变化?又会催生哪些新产业?《5G新产业》对此做出了详尽的解答。本书首先厘清了5G一系列基本概念,清晰介绍了全球各国5G博弈现状及中国目前所处的位置。接下来,本书重点介绍了5G与前沿技术如何融合,如何赋能科技变革;5G将催生哪些新产业,以及5G如何改变产业场景和消费场景。最后,本书展望了后5G时代竞争与合作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生活——假如未来已经先你而行》
作者站在趋势的前沿,从健康、出行、消费、娱乐、创业、工作、学些、城市、社会九方面讲述未来的数字化生活故事,描画数字经济的全新图景。书中既有从哲学层面对科技的思考,又有鲜活的案例。作者以深入的观察和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每一个人如何掌握数字经济的先机。
《钱的千年兴衰史——稀释和保卫财富之战》
本书是一部关于钱的简史,从“用什么衡量财富”和“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钱”谈起,呈现了利息、杠杆、银行、纸币、债券等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金融要素产生的来龙去脉,其间充满了压力、创新、无奈甚至血腥的斗争。本书不仅让我们更了解钱,也通过阅读千年以来财富的稀释和保卫之战,启发读者思考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如何做出恰当的财富决策,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杀死营销:打造企业IP新策略》
书中详尽介绍了如何把媒体业务持续融入传统营销工作中,如何牢牢吸引和留住受众等内容。内容营销之父乔·普利兹认为,把全部或部分营销业务变成媒体业务,这就是“杀死营销”的真谛,而“杀死营销”才能挽救营销,在数字经济时代打造出一流的企业IP。
《AI应用落地之道》
本书作者野村直之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AI的开发、应用和部署。在本书中,他针对已经参与或即将参与AI系统相关工作的读者揭示了诸多为了充分应用AI系统需要掌握的要点。
心理
《个性优势:揭示个人能力真相的心理测评》
这是一本可以为职场人了解自己的个性优势,挖掘个人的职场和生活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出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测评书。本书本书共计3大测试,涵盖26张表格,9个练习,归结出6项人格因素,15种工作偏好组合,7个关键生活领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优势所在,从而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和谐与平衡。
《天生不同:走进孤独症的世界》(增订版)
《天生不同:走进孤独症的世界(增订版)》的出版对患有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来说极具借鉴作用。本书作者坦普尔·葛兰汀既是动物行为学教授又是世界知名孤独症人士,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科学性笔触,分别从孤独症的起因、诊断标准、早期干预、治疗方法、以及孤独症患者的思维模式、感官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我们开启了孤独症主观体验的一扇窗户,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孤独症患者的世界。
《与情绪和解:治愈心理创伤的AEDP疗法》
作者希拉里·雅各布·亨德尔基于戴安娜·弗霞创建的加速的体验性动力学心理治疗(AEDP)的理论,借由简单易操作的变化三角模型,结合大量的案例,向人们推介变化三角模型。旨在让人们了解有关情绪的知识,掌握有用的情绪处理工具,从而更好地与情绪和解。
童书 | 教育丨工具书
《新版美绘红楼梦》
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和经典故事纳入其中,相对来说旁枝末节的人和事做了部分删减,使故事结构简单的同时又是完整的,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字改编在适合儿童阅读的基础上,遵照原著的文学性,让小读者从书中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教育,让成长真实发生》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首批布局调整校,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一成立,就开始进行课程与教学变革。在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老师们在学校变革路上的努力、挣扎、求索、反省、突破、创造,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学校变革中的各种细节。
《重新发现教育》
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是判断学校追求最重要的标准。担任北京玉泉小学校长后,高峰校长开启了新的发现教育之旅。本书是他9年思考与实践的总结,在书中,他谈教育理念、教育管理,谈课程、课堂,也谈师生、家长,旨在借助对教育的重新审视,推动教育向原生态的回归。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