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传统小吃,东莞市大朗镇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中都有一种叫做“炸油糍”的食物。
在大朗镇大井头市场,有一个卖油糍豆花的小摊档,小摊档简陋得连个名字也没有,但是,这里卖的东西却远近闻名,附近的街坊没有人不晓得它,就连周边镇街的食客也时常光顾。慕名而来的市民一坐下,就会这样吆喝一句:油糍,加碗豆腐花!
油糍豆花好吃又实惠
走近大井头市场,跟随飘逸在风中的油香味儿,市民轻易就能找到这家小摊档。这是一个非常简陋的路边摊,仅是工作区就已占去一大半位置,剩余的空间只能放得下三四张小方桌。但是,摊档里卖的东西一点都不简单,除了豆腐花,还有油条、炸蕃薯饼、炸香肠、炸肉丸、炸鸡翅,更有着让周边镇街食货们慕名而来的炸油糍。
炸油糍,实际上是油炸萝卜丝,是颇具特色的一款大朗小吃。为了保持松脆,油糍都是现炸现卖。一个圆形的铁勺,先浇一层薄薄的粉浆,盛上满满的萝卜丝,再浇上一层粉浆,放进油锅里炸,直到颜色变成金黄。炸好的“油糍”外焦里嫩,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桌上少不了一大碗鲜嫩滑软的豆腐花,咬一口香脆的炸油糍,再舀一勺豆腐花放入口中,清甜的滋味,从嘴巴甜到心里头。
好吃不说,更重要的是实惠,豆腐花只要1.5元就有满满的一碗,油糍1.5元一个,桌上还摆放着糖水、辣椒酱这些配料,毫不吝啬地任客人随便加。
饱餐一顿花不了多少钱,所以,这家小摊档尽管简陋却不缺回头客。“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奶奶到这里吃油糍豆花了,现在我又带着5岁的女儿过来吃。”巷头居民陈先生说,很多街坊都喜欢来光顾这个小摊档,就是迷恋那一份手工制作原汁原味的口感和小摊档淳朴的氛围。
40年来飘香不断
一位相熟的街坊告诉读特记者,这个油糍豆花小摊档已经在大井头经营了将近40年。
40年前,大井头有一个卖豆腐花的婆婆,她做的豆腐花总是很滑很爽口,在那个没有肯德基、麦当劳的年代,这碗豆腐花可是附近很多小朋友的最爱。
后来,婆婆还推出了“炸油糍”,并将手艺传给了媳妇,媳妇在婆婆退休后,继承了衣钵,并一直坚持到今天,这位媳妇就是读特记者眼前的档主巧姨。
“这门小手艺是我家婆自创的,从我家婆摆档开始算起,我家这个油糍豆花档经营了近40年了。”今年66岁的巧姨说,家婆退休后,她和朋友嫦姨合伙,并增加了各种油炸食物,生意越做越红火。
早上6点半开门做生意,一直开到晚上7点。40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这家小摊档一直坚守在大井头市场的一角。“近两年,还有外国人慕名过来吃豆花油糍。”巧姨说,去年有个来自非洲的食客在微信美食栏目看到她家小摊档,特意跑过来吃,后面还成了她家的熟客。
在采访的过程中,前来光顾小摊档的食客一直络绎不绝,两名档主巧姨、嫦姨一直重复着端豆腐花、炸油糍的动作,忙个不停。“每天都炸几百个油糍,做几桶豆腐花,但有时还是不够卖。”巧姨笑着说,为了满足各路食客,就算是节假日,她们也照常摆档,常年无休。
更难得的是,40年来,她们一直这样坚持着。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