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增长!一季度深圳企业新登记数量同比增长6.6%

读特记者 李超
2020-05-03 20:41
摘要

5 月 3 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所属企业注册局获悉,一季度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 86225 户,同比减少 12.8%;新登记企业 61522 户,同比增加 6.6%;新登记个体工商户 24703 户,同比减少 40.0%。其中,新登记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 90%。目前,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 333.7 万户,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5 月 3 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所属企业注册局获悉,一季度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 86225 户,同比减少 12.8%;新登记企业 61522 户,同比增加 6.6%;新登记个体工商户 24703 户,同比减少 40.0%。其中,新登记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 90%。目前,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 333.7 万户,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数量呈现"两减一增"(新登记商事主体总量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同比均有下降,但新登记企业数量逆势增长)的特点,形成先低后高、平稳恢复的变化曲线。市企业注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复工复产逐步达到正常水平,凭借我市企业占比高和活力较强的优势,各项登记指数正在逐步恢复。预计此次疫情对深圳带来阶段性的冲击和影响,但不会改变深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新登记数量均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 25.4% 和 8.5%,第二产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下降 16.4%。各产业的新登记主体均以企业为主。

疫情防控期间,市场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大幅增加。在一季度新登记批发、零售业中,"医疗器械、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类的商事主体大幅增长 208.2%,共登记 7373 户。疫情也催生了以 5G、AI、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智能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新登记 4552 户,同比增长 38.3%,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 70.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得到更多投资者关注,一季度新登记 2808 户,同比增长 43.9%。此外,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外卖、配送、快递、供应链等业务也快速发展,一季度新登记商事主体 2868 户,同比增长 21.5%。

区域分布方面,新登记商事主体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龙华、福田、南山、罗湖 6 区,共占全市 92.2%。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我市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在春节假期后,延迟了开放时间,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大力推行"网上办""微信办""秒批办""邮寄办"等无接触方式办理商事登记业务,对需前往大厅办理的业务采取限流限号,积极引导企业、群众"错峰办",避免人群聚集造成交叉感染。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举措有序推进。

记者了解到,截至 3 月 25 日,深圳共有商事主体 3337183 户,同比增长 5.4%,总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领先排名第二的城市 19.4%,占广东商事主体总量的 26.0%。其中,企业 2089856 户,同比增长 4.4%,占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的 62.6%;个体户 1247327 户,同比增长 7.2%, 占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的 37.4%。按 2018 年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深圳常住人口 1302.66 万人计算,深圳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 256.2 户,人均拥有商事数量居全国第一,将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李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