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心”力量!罗湖区奏响社会心理服务建设“交响乐”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江正 魏小苑
2021-09-15 23:00

近年来,罗湖区积极探索"健康罗湖"新路径,通过建设区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街道心理服务站、社区心理咨询室、专科医院心理门诊等,初步形成"总部有资源、分部有平台、社区有服务"的"区 -街道 -社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步上新台阶。

定好"主旋律":部门联动,打造顶格推进模式

齐抓共管,细化责任分工。2021年罗湖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务清单》《罗湖区心理服务站(室)建设标准》以及《街道 /社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引》等配套文件先后出台,工作措施细化,明确完成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罗湖区还建立了定期通报督办机制,形成"发现问题 -问题交办 -整改问题 -持续跟踪"工作闭环管理模式,确保建设工作有效落实。

强化沟通,完善协调机制。罗湖区探索实行"自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区领导定期听取事项办理进展情况汇报,掌控工作全过程,突出强调党委政府领导、街道抓统筹、社会齐参与的工作机制,纵深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月报送工作制度,强化各部门紧密联动,优化工作流程,做实做好资源互补、信息互通、工作互动。

加强保障,纳入民生实事。由罗湖区财政部门将心理服务室建设运营预算单列,新增预算345万元。罗湖区民政部门专项发文推进心理服务项目,指导各街道开展新一轮党群服务中心购买服务招标工作(民生微实事),在区级项目库先后推介10个心理服务类项目。目前,罗湖各街道通过审议的心理服务类项目共18个,有效补充了基层心理服务力量。

谱好"五线谱":典型引路,营造健康支持环境

整合资源,找准心理服务"软肋"。罗湖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树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卫健、政法、公安、教育、民政、信访、总工会等部门单位进行有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无死角、零距离"。

罗湖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立与各心理服务网点转诊转介机制,制定《罗湖区心理咨询转诊转介标准》,积极参与到心理危机干预事件紧急处置中。


树立标杆,创建心理服务示范。选定笋岗街道作为全区示范点,合力打造"笋岗1+6+N"(即1支专业志愿者队伍、6个社区心理服务室、多元化心理服务模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发挥社区第一触角的作用。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辟功能区,为群众提供科普宣传、放松减压等服务。推出心理服务"小集市"和"自主点单",将个性化心理服务送到居民家,得到市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罗湖区还相继组织召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工作会,组织各街道、部门学习观摩笋岗街道的经验做法,带动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提升。

立足本土,创新心理服务模式。《罗湖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罗湖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转诊流程》等制度先后出台,进一步规范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有关工作。

同时,依托罗湖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各街道购买的第三方心理服务机构,由社区工作站牵头,联合社康中心、社区社工、义工组织、老年协会等机构,成立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服务团队,先后举办了老年人健康素养大赛和"舞动银龄"广场舞大赛,开展"以赛代培",广泛宣传健康素养知识,特别是融入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丰富载体,拓展心理服务领域。罗湖区大力推进心理服务进社区,召开了首届"心理咨询诗"辅导员培训班,培育22名心理咨询诗辅导员,在安心学院、安心驿站多次开展"诗意心灵"进社区活动。推进心理服务进机关,帮助职工舒缓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罗湖区积极推进心理服务进法院,与家事案件审理相结合,开创全市法院先河,最大限度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法治与心治相融合。

同时推进心理服务进学校,在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尤其注重推进心理服务进医院,打造"生命全程心理陪伴计划",针对婚姻、产后以及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等关键点,通过提前介入、沟通交流,消除不良心态。

奏好"协奏曲":多措并举,建强宣传活动阵地

下沉心理专业力量。罗湖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定期到街道、社区、社康等心理服务站 /室驻点,为居民提供免费、便利的心理服务,指导心理服务健康工作开展。2021年上半年共计到各心理服务站 /室驻点服务255次,对心理服务站心理工作人员进行个案督导28次,促进基层心理服务工作规范化发展,有效提高辖区心理服务整体水平。

培育心理专业队伍。罗湖区成立跨部门专家组,以精神科医师、心理专家和资深心理咨询师为核心力量,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培训、案例督导、讲座等方式,为心理教师提供成长机会。据统计,罗湖辖区具有开办心理咨询室资质的人员共300余人。由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制定专业人员能力提升计划,计划每年开展两期继续教育培训,组织,每期培训不少于100人。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作为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健康罗湖,深圳晚报,罗湖社区家园网等公众号或媒体推送心理健教文章及音频、视频。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教育局、宣传部、团区委定期录制针对学生以及家长复学心理健康的音频、视频,今年累计为学校师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减压活动共32场。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相关报道300余篇次,部门、街区分发布相关动态700余条。

唱好"大合唱":构筑网络,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以综治为主体,建立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网。目前罗湖全区在册在管精神障碍患者 3910 人,全市率先出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用长效针剂治疗方案,对治疗依从性差、家庭监护能力弱或无监护、具有肇事肇祸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免费长效针剂治疗。目前纳入治疗 59 人,规律治疗率、稳定率 100%,肇事肇祸率为 0,住院率显著下降,有效提高了患者病情稳定性,上半年患者综合评价指数全市第一。

以卫健为主体,织密高危人群心理关爱网。罗湖开设了 24 小时心理热线,由 21 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提供接听服务。开设至今累计妥善处理群众来电 6895 例,自伤自杀高风险来电 25 例,成功阻止自杀行为 25 例。

罗湖区持续开展隔离驿站心理服务,配备 6 名精神科医生,20 名心理咨询师在隔离驿站提供心理服务,心理筛查评估近 6 万人次,及时介入重点关注个案;科普宣传 900 场,开展工作培训 60 场,参与培训近千人次。

以群团为主体,构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网。罗湖区妇联依托 " 舒心驿站 " 心理平台,联合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在辅导站驻点,区总工会在每个街道总工会设立 2 名心理健康宣传员,辖区内共设置 20 名,向各企事业单位职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鼓励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心理咨询室。团区委、区精神卫生中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联络协调工作机制,确保重点人群心理问题 " 发现早、服务细、稳控牢 "。

以社区为主体,铺开一般人群心理教育网。罗湖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编写、印制《罗湖区居民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并发放到各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求助的渠道及途径。各街道、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培训讲座,为辖区居民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今年以来,罗湖区累计开展心理讲座活动 114 场次,帮助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一线医护人员学习自我放松的小技巧,缓解焦虑情绪,累计心理服务近万人次。

(来源:深圳晚报)

实习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江正 魏小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