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做客深圳广电集团《民心桥》时透露,今年深圳将新建设筹集公共住房超过8万套,确保完成“十三五”期间建设筹集40万套公共住房的目标。通过限定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价格,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分配,解决各类人才、中低收入家庭和各类新市民住房困难。
疫情之下, 目前深圳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的“防疫”“复工”情况如何?读特记者近期走进龙岗,一探回龙埔EPC项目、宝龙安居锦龙苑项目、平湖安居禧龙苑等人才安居项目的建设情况。 据了解,早在2月下旬,三个项目已经全面复工,经过近两个月的“热身”和“加速”,三个项目有望全面恢复疫情之前所制定的工程节点,提前供给首批2300余套人才房(含540套安居型商品房)。
龙岗人才安居房建设快马加鞭。
早布局、早谋划、早行动
深圳市龙岗人才安居有限公司隶属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旗下有回龙埔EPC项目、宝龙安居锦龙苑项目、平湖安居禧龙苑等在建项目。
新年伊始,公司早布局早谋划早行动,“防疫”“复工”两不误:一方面针对人员密集的建设项目狠抓风险点排查,层层落实疫情防控,把每个工地都建成所在辖区的“安全区”;另一方面默默发力推动复工复产,精准对接项目需求,携手建设方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逐一解决复工“拦路虎”,加速推进在建项目施工进度。
防疫应急演练。
身为深圳市人才住房供应的稳定器,疫情对人才安居的影响是巨大的,每耽搁一天,安居人心里的焦虑就多一分。未雨绸缪,要想做到早日复工,提前做好、做细功课必不可少。
据了解,在二月上旬防疫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自董事长而下,公司各级领导就已悄然走进各个工地,或明查或暗访,从物资储备到保安登记本,事无巨细全面摸底,掌握了所有在建项目的防疫情况。在住建部门陆续发布复工指引之前,公司就已经联合建设、监理方组织了多次调研、巡查、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和推进协调会,第一时间对施工机具、电气线路、消防安全、防疫物资进行系统检查,对前期返岗人员开展防疫、安全、质量等全方位培训。同时,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公司有针对性地调整了进度计划,制定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复工复产方案。2月下旬,公司所有在建项目全面复工,开启了小步快跑抢回损失的新赛段。
筑起“战疫”三道防线
“工人进到项目工作时,一个人要扫六个二维码,以确保健康状况。”龙岗人才安居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平告诉记者,项目严格遵照深圳市住建局发布的疫情防控和复工指引“一张图”,切实做到“四个一律”“五个到位”“五个确保”“10个100%”和“五个必查”。
对项目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项目在员工返岗前筑起了三道防线:一是合理规划用工量,按进度需求分期分批组织进场,所有用工返深前都进行甄别和审核,实名登记,一户一档;二是人员完成返深隔离后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入场后实行封闭式管理,分散安置在观察区,每日两次测量体温,三码合一当日申报;三是严防聚集,取消集中性例会,取消堂食改为盒饭分批隔桌分餐,扩大宿舍床位间隔,每日多次消杀,全场不间隔巡查,违者重罚。
“我们还加大力度做好复工后日常防控方案和疫情处理应急预案,建立了日常场所消毒、日常进场测温、防控物资发放领取、人员就餐、会议等一系列制度,有效提升了各在建项目的公共卫生管理能力。”蔡东平说。
科学谋划“抢回”工程进度
“提前介入”打通大动脉,“三班轮倒”疏通微循环。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项目因地制宜,加大力度复工复产,使得受疫情影响的整体进度计划得到有效恢复。
定时召开进度讨论会。
回龙埔EPC项目位于龙城街道愉龙路与盐龙大道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预计于年底完工,届时将提供540套安居型商品房。项目于2018年4月28日正式开工,2019年6月28日地下室提前数日封顶;9月23日,2栋B单元首次达到4天一层,12月31日1号楼主体封顶,2020年1月6日主体全面封顶,整体节点进度均较合同计划小幅提前,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年底完工。
“该项目受疫情影响拉下的40天左右的施工生产时间,预计9月底能抢回全部进度。”蔡东平告诉记者,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项目坚持以人为本,在确保项目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科学谋划、落实责任,按需增添人手,积极开展技术交底,不断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争分夺秒地抢回因疫情拉下的工期。
责任编辑: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