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 | 机构老师“注水”套路该休矣

邓海建
2021-09-15 08:24
摘要

“黑名单库”若能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互联互通,应该会成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入职的第一道“门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办法”首次提出建设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明确了从业禁止条件:机构不得招用两类人员,即纳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的、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外培训机构固然不是洪水猛兽,但民众对其师资乱象也算是“苦之久矣”。有人形容这种乱象,是“铁打”的教案、“注水”的老师。机构老师的“注水”套路,可以写成一部部拍案惊奇:比如年龄大的,就谈“经验”;年纪小的,就谈“学历”;万一没有专业背景的,就说“理念”;实在不行,就暗示家长他(她)是“你懂的”办法挖来的……焦虑的家长们求师心切,哪有火眼金睛辨真伪?

前一阵子,15家头部校外培训机构被罚款3650万元,其违法违规行为主要特点就是“虚构、夸大、诱导”,主要包括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等。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相关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这次又提出建设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这是对相关人员亮出了政策底线和红线。

当前,校外培训机构正处于关键转型期。虽然“家家都上培训班”的日子一去不返,但培训需求确实也是个刚需。正因如此,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仍显得重要而迫切。“黑名单库”若能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互联互通,应该会成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入职的第一道“门槛”。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原标题:《机构老师“注水”套路该休矣》)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王雯,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