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量的配合 指数少了冲关的勇气

记者 王平
2016-04-15 20:51
摘要

正如专业人士预判的那样,上午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GDP增长6.7%,果然好于市场预期。

正如专业人士预判的那样,上午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GDP增长6.7%,果然好于市场预期。对这种结果,专家们的判断是这次经济回升不是大反转,也不是小反弹,而是中反弹。一季度虽然是下行,但远好于年初市场预期,而且3月反弹明显,领先指标和高频指标也有好转。

利好的数据没有带来股市的同步走强。整个上午整个大盘都缺少生气,涨不上去,要深跌也困难。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074.26点,跌幅0.26%,成交1209亿元;深成指报10719.43点,跌幅0.48%,成交2043亿元;创业板指报2307.36点,跌幅0.73%,成交577.9亿元。两市半日成交不足3252亿元,成交量又有所减少。

盘中缺少领涨热点,无人驾驶、超导、乳业等板块涨幅居前,但整体涨幅都有限,银行板块居于板块涨幅前列,在大盘缩量调整过程中,都是这种情况,不是自己涨得快,而是别人跌得多。对于基本面的转好以及大盘未来的走向,专业机构给予了积极的回应。方正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称,中国经济已确认处于一轮补库存和短周期复苏中。宏观基本面处于一个理论上的最好阶段。但他同时也提醒,下一个不确定性来自于4月17日多哈会议,如果会议结果积极,则商品和全球股市会得到新一轮空中加油;若谈判破裂,则商品和股市将大概率面临一轮同步调整。

海通宏观宏观姜超、顾潇啸解读称,经济短期企稳,居安仍需思危。他们认为,1季度经济低开高走,在地产、基建的强力拉升下,3月需求、生产均较1-2月大幅改善,预测2季度经济有望继续回升,通胀短期保持在温和区间。但经济改善力度渐弱、美元加息和通胀上行三大风险未消。

民生证券管清友则认为,房地产不是万灵药,基建也只是短效药,只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才能带来真正的反转。目前股市还在舞台上,但让人不安的是,你不知道音乐什么时候会停止,二季度的基本面说不定在5月就透支完了。这种情况下,速战速决是最理性的选择。

当利好兑现后,市场可能会将精力更多地放到经济未来的发展和趋势变化上。没有量说明主力也在消化相关的数据以及背后的含义。量为价先,凭这点量,向上攻击还欠点火候,所以,下午需要密切留意量的变化,同时,更长远点,则要对管清友提醒股市反弹的音乐何时止保持警惕。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