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设立这一纪念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环境污染持续加重,嗓音疾病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职业用声人群:护嗓重在平时
“护嗓重在平时。对于职业用声人群,比如教师、接线员、播音员、销售员、歌唱人员等,是嗓音疾病的多发群体。”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刘元献教授指出,“由于工作时间较长,这些人群常常超负荷的用嗓,明明需要声带休息的时间,由于还在讲课或者交谈,他们不得不继续用嗓,长时间以来,声带疾病就跟着来了。”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及慢性喉炎疾病容易引起声音嘶哑,甚至讲不出话。幼儿园教师张丽(化名)就是这样典型的病人。每天面对活泼好动且调皮的孩子们,张丽常常需要不间断的、大声的跟孩子们交谈、指导,两年工作下来,张丽时常有讲话讲不出,甚至失声的经历。声音嘶哑加重半年后,她到市中医院就诊。通过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长了很大一个息肉,考虑到张丽的职业以及病情需要,刘元献教授为她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声音嘶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刘教授告诉张丽:“护嗓重在平时”,平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发声休息,减少讲话,尤其在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或熬夜疲劳时、女性生理期限定发声时间。
2、降低说话的响度:避免喊叫,尤其噪声环境,必要时佩戴麦克风代替高声讲话。
3、少咳嗽和清“嗓”动作:可通过咽口水或小饮温水来缓解。
4、好习惯:少辛辣、过冷过热刺激性饮食。
5、在空气干燥环境下,注意补充水分、润喉,充足睡眠。
6、正确发声方法,避免假声及气息声讲话,用气说话。
刘元献教授还特别指出,对于长期抽烟、喝酒的患者朋友,忽然出现声音嘶哑,讲话费力,一定要到医院就医,以排除早期喉癌等恶性疾病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戒烟、戒酒对于我们的嗓子健康大有帮助。”
儿童:要注意声带损伤
声带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在发声时,声带闭合,对声门下的气流产生一定阻力,当气流逐渐增多,声门下压增大,超过由声带闭合产生的压力时,从声带下缘到声带上缘依次开放。闭合时,也是从声带下缘迅速传向声带上缘。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嗓音。
众所周知,儿童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情绪控制能力差,免疫力差。儿童的声带短、薄,基频较高,发音以高音为主。加上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发育成熟,音域窄,声带易疲劳,如果没有正确的发音,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声带损伤,造成声音嘶哑。比如:感冒后喉炎、叫喊性咽喉炎等。如果儿童时期的嗓音疾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长期的声音嘶哑会延续至成人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因此,从儿童开始,就应该注意嗓音的保护。如果已经出现了嗓音疾病,要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和嗓音训练来改善。
刘元献教授指出,儿童在嗓音的保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天气变化时,注意加减衣物避免感冒着凉。
2、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吃酸、辣、苦如大蒜、辣椒、生姜、韭莱等;歌唱后不要马上喝冷饮或其他冷的食物,如冰激凌、雪糕等。
3、发音习惯:要练习调控语速和音量,尽量减慢说话的速度,调整呼吸,尽量讲话轻柔。避免大喊大叫、讲话过多等不良的发音习惯。此外,由于儿童音域较窄,尽量少唱成人歌曲,以避免声带劳累受损。
4、嗓音康复训练:(1)以两手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双侧下颌关节处进行按摩,增加关节的活动度;(2)用右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于舌骨两侧,按摩两侧胸锁乳突肌;(3)用拇指轻轻按住甲状软骨上切迹处,沿甲状软骨之下缘向上推揉,按压环甲关节。(4)用右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抵住喉头,左右来回轻轻按压环杓关节。
5、发声姿势训练:注意避免腰背弯曲、腹部挺起、头颈前突等不良的发声姿势;讲话时要注意保持下颌应基本处于水平位,使下颌根部与颈前部约成 90°。
6、发声辅助训练:可以用深呼吸使咽喉打开,用"微笑"、"半打哈欠"的状态使笑肌提起,不能使肩部紧张。
相关链接:护嗓吞金津、玉液法
每日晨起,或夜卧时盘腿静坐,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双目微闭,舌抵上腭数分钟,然后叩齿36下,搅海(舌在口中搅动)36下,口中即生津液,再鼓腮含漱9次,用意念送至脐下丹田。
义诊信息: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将在4月16日(周六)下午3时在福华路1号深圳市中医院二门诊门诊大厅开展“世界嗓音日”健康讲座和咨询义诊活动。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去听课、咨询。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