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之声”周末奏响,来听立陶宛室内乐团!

读特记者 杨媚 左驰
2017-04-13 12:15
摘要

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与立陶宛室内乐团的合作被传为美谈,因为梅纽因最欣赏这支乐团,他总是以“我心爱的立陶宛室内乐团”来称呼这个乐团,从1992年到1999年他去世为止,梅纽因带着这个乐团在世界各地演出了60多场音乐会,其中有不少演...

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本周将迎来高潮,从4月13-16日,4个晚上将有5场演出密集登场。其中的4月15日,25岁鬼才小提琴演奏家罗曼·金将携手立陶宛室内乐团,在深圳音乐厅为观众带来一场“波罗的海之声”音乐会。

演奏曲目包括阿尔吉达斯·马尔蒂纳伊提斯《天堂·鸟》、朱塞佩·塔尔蒂尼《g小调奏鸣曲》、柴可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叶小纲的《岷山无语》以及罗曼·金自己创作的《茶花女变奏曲》。

没有“国立”“国家”等“国字号”字头,业内人士却对立陶宛室内乐团赞赏有加。为什么立陶宛室内乐团值得一听?

·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心爱的乐团”

立陶宛室内乐团立陶宛室内乐团是欧洲音乐界公认的世界最优秀室内乐团之一,于1960年由萨乌流斯·桑德兹基教授创建并亲自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直到2004年去世为止。

与立陶宛室内乐团合作过的音乐大师不胜枚举,更是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最欣赏的乐团。梅纽因总是以“我心爱的立陶宛室内乐团”来称呼该乐团。从1992年到1999年,梅纽因带着这个乐团在世界各地演出了60多场音乐会,其中有不少演出灌制成了唱片出版发行。

其他与该乐团合作过的世界著名演奏家还有小提琴家吉东·克莱默、塔蒂雅娜·格林登科,中提琴家巴什梅、马克西姆·里萨诺夫,大提琴家洛斯特罗波维奇、娜塔莉娅·古特曼等,钢琴家叶夫根尼·基辛、塔蒂雅娜·尼古拉耶娃等,以及其他乐器的著名演奏家。成立57年来,立陶宛室内乐团还录制出版了上百张唱片专辑,录音曲目从巴赫、莫扎特到现代作品应有尽有,不少都获得了知名唱片奖。

··现任艺术总监以挑剔出名

立陶宛室内乐团自成立到今天,一直坚守着一个非常高的艺术标准,无论演奏什么样的音乐,其演奏的精致程度从来不打折扣,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声音和超凡的演奏水平。2008年新上任的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谢尔盖·克里洛夫,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指挥家。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将乐团带领到了更高的演奏水平。

基里洛夫以挑剔和苛刻出名,总是让乐团在演奏时呈现出惊人的表现力。他说:“我所做的就是将乐团最大的潜力挖掘出来,从演奏技术到音乐表现。每次演出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全新的体验。立陶宛室内乐团,毫无争议,是当今世界十大最优秀的室内乐团之一。”2015年,克里洛夫带领乐团在德国DG唱片公司录制的维瓦尔第《四季》获得极高评价,成为同类作品中的畅销专辑。

此次为“波罗的海之声”执棒的是1982年出生的年轻指挥家莫德斯托·巴考斯卡斯,是立陶宛最杰出的知名年轻指挥家之一,目前在立陶宛音乐与戏剧学院指挥和歌唱系任教。

··90后小提琴怪杰上演“啃奏”技巧

此次与立陶宛室内乐团携手的小提琴演奏家是25岁的罗曼•金,一位在成为古典音乐界新星前就已一夜爆红的“网红”:他以特别的复调方式改编巴赫《G弦之歌》小提琴独奏部分,在一把小提琴上同时演奏四个声部,在网上造成了轰动。

1991年出生的罗曼•金五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便在各大全国比赛中拔得头筹,2000年入读莫斯科中央音乐学院,16岁入读科隆音乐学院。罗曼·金既是演奏家,又是作曲家,他创造出了神奇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除了同时演奏四个声部,还能用牙齿“啃奏”小提琴,比如他把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祝酒歌》改编为小提琴独奏,上演他独家的“啃奏”技艺。此次的音乐会上,罗曼·金就将演奏自己改编的《茶花女变奏曲》。

罗曼·金崇拜的偶像是帕格尼尼,他不但按照乐谱上的要求演奏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品,还将帕格尼尼原创小提琴作品进行改编,用创新的演奏技术挖掘出帕格尼尼音乐作品中囚禁在超难演奏技术深处更迷人的音乐,由此被评价为“完全复活了帕格尼尼”。

【读特新闻+】

为什么立陶宛室内乐团值得一听?

在近十来年的中国古典音乐演出市场上,有一种挺微妙的现象,那就是往往来华巡演的外国乐团,如果在官方英文团名的中文翻译上被冠以了“国家交响乐团”或“国立交响乐团”的字眼,通常就比较利于主办方宣传推票,购票观众也会更买账;相反,有些访华的外团假如在其团名的中文翻译上按照官方英文团名直译,沿用了所谓“广播交响乐团”、“室内乐团”的字眼,便常常会不利于宣传推票。

以4月15日即将访深,参演2017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立陶宛室内乐团(Lithuanian Chamber Orchestra)为例,作为全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室内乐团之一,立陶宛室内乐团在国内的推票宣传上便因为这个标准的中文译名,而略微显得有些吃亏。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立陶宛”是一个波罗的海小国,普罗大众对于这个国家的认知会十分有限;其二是因为诚如上文所提到的“室内乐团”的译名牵连了这支顶尖的乐团。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室内乐团”(Chamber Orchestra)和“交响乐团”(Symphony Orchestra)的差别,室内乐团可以看作是一个精简版的“交响乐团”,不同于动辄八九十人,甚至上百人编制的大型交响乐团,室内乐团往往在乐队的编制上不足三十人。室内乐团往往偏重于弦乐声部,有些设置有零星的木管、铜管以及打击乐声部乐器。但像这次来深的立陶宛室内乐团,其实是一支完全的“弦乐团”,不到三十人的乐队编制,只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这四个弦乐声部组成。正如“交响乐”如今在国内已经日益普及、广为人知,但“室内乐”却往往不为人知;同样的道理,“室内乐团”在媒体宣传上也就不如“交响乐团”来得给力。

殊不知,1960年创建的立陶宛室内乐团早已是欧洲古典音乐界公认的世界最优秀室内乐团之一,曾受邀在世界上所有最著名的音乐厅以及多个国际知名音乐节上登台亮相。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与立陶宛室内乐团的合作被传为美谈,因为梅纽因最欣赏这支乐团,他总是以“我心爱的立陶宛室内乐团”来称呼这个乐团,从1992年到1999年他去世为止,梅纽因带着这个乐团在世界各地演出了60多场音乐会,其中有不少演出还灌制成了唱片出版发行。

立陶宛室内乐团自成立50多年来,不仅与很多世界著名的独奏家和指挥家合作过,还与RCA、BMG、Teldec等不同唱片公司合作,录制出版了上百个唱片专辑,录音曲目从巴赫、莫扎特到现代作品。这些唱片专辑中,不少获得了各种知名的唱片奖。

立陶宛室内乐团自成立到今天,一直坚守着一个非常高的艺术标准,无论演奏什么样的音乐,其演奏的精致程度从来不打折扣,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声音和超凡的演奏水平。2008年新上任的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谢尔盖·克里洛夫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指挥家。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将乐团带领到了更高的演奏水平,影响力更大。基里洛夫说:“我所做的就是将乐团最大的潜力挖掘出来,从演奏技术到音乐表现。每次演出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全新的体验。立陶宛国家室内乐团,毫无争议,是当今世界十大最优秀的室内乐团之一!”。克里洛夫,以挑剔和苛刻出名,但是乐团演奏员们都很服他,因为他总是让乐团在演奏时表现出惊人的精彩!他2015年与该乐团合作在德国唱片公司(DG公司)录制出版的维瓦尔第《四季》精彩至极,一出版就获得很高的评价,成为畅销专辑。

节目单:

阿尔吉达斯·马尔蒂纳伊提斯《天堂鸟》(为弦乐队而作)

朱塞佩·塔尔蒂尼《g小调奏鸣曲》(小提琴独奏与乐队)

小提琴独奏:罗曼·金/Soloist: Roman Kim (violin)

罗曼·金《茶花女变奏曲》(小提琴独奏与乐队)

小提琴独奏:罗曼·金  

中场休息

叶小纲《岷山无语》

柴科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