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一个不同于秦汉社会的“中华帝国”是如何在与诸民族互动形成的?东亚大陆形成的统一帝国对周边民族与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长久以来,汉民族的形成,中日关系以及日本在东亚世界的作用,都是学界的研究焦点,也是民间极为感兴趣的话题。
致力于通过研究中国北方民族与中华意识的重建,把汉民族形成与东亚国家秩序相联系的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川本芳昭,将整个东亚古代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他在新书《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中,试图回答本文开头的问题。
《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
[日] 川本芳昭 著 刘可维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0年4月
川本芳昭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与国家问题,此前已出版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中国史上的诸民族》(山川出版社,2004)、《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讲谈社,2005)、《东亚古代国家论:过程、模式与身份认同》(すいれん舎,2006)等著作,其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已翻译为中文出版。
基于前著刊行后所取得的成果,在新作《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中,川本芳昭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内外诸民族间的抗争与流动,足与西方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代相匹敌,甚至超过其规模。与中原王朝的接触使周边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中原王朝内部也出现了“胡化”“蛮化”现象。这种双向的“中华化”让一个迥然异于秦汉社会的“新的中华”最终形成。
汉民族乃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川本芳昭一直关注其形成过程极其与周边诸民族的互动关系。上至汉唐,下至辽、金、元,川本芳昭从比较史的视角出发,考察鲜卑、乌丸等北方民族,獠、羌等西南民族,以及朝鲜与倭国的“中华化”,以宏大的视野展现了东亚古代的民族与国家。
此前接受专访时,川本芳昭认为,他最初进行研究时的目的之一与现在立论根基已受到质疑的江上波夫的所谓“骑马民族国家论”有很大关系。“这一理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经由朝鲜半岛波及到了古代日本,当时迁往日本的骑马民族建立了日本的古代国家。对于日本古代国家是由迁徙来的骑马民族建立的这一点我自然难以认同,但这一时期的北方骑马民族文化对古代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却是事实。基于这样的认识,考察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骑马民族对东亚大陆、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的影响这个问题时,如果将考察空间扩展到整个欧亚大陆东部,将时段从汉延伸至唐,那会看到怎样的历史图景呢?这就是我当初的研究目的之一”。
▲川本芳昭
基于前著,川本芳昭在《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中又有了新的突破。书中指出,从“中华帝国的构造”的观点来看,北朝与辽、元、汉代彼此间在国家体制上具有同质性的一面(本书第1篇第4章);朝鲜、日本的古代国家体制也可以看到与上述类似的发展历程(第2篇第1章);当东亚大陆形成统一帝国时,周边地域(如古代云南、日本等)也会产生同样的波动,这一波动又与周边地域的自立化相互关联,从而呈现出与大陆同样的发展轨迹(第3篇第1章);北魏史研究中的发现,在辽、金、元甚至清代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同类现象,且这种类似性绝非仅仅因为同是非汉民族入华而产生的(第4篇第4章);所谓汉民族的形成,要等到解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问题后才能得以实现,此时的汉民族已是个较秦汉时期进一步扩大、深化了的概念(第3篇、第4篇第1章)。
川本芳昭在新书序言中详细介绍,为了论述东亚古代诸民族与国家的构造及彼此间的关联,他将新的研究内容分为四篇。其中,第一篇以北魏史为中心,考察了汉唐间中国北部的发展动向。特别论述了有关北魏前期部族与国家实态的问题(“部”体制国家的实态),以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此相关,还论述了新出史料、鲜卑所使用的文字等问题。此外,还考察了有关北魏之前乌桓、鲜卑的问题,以及北魏内朝与初期国家间的关系等。
第二篇论述了汉唐间古代日本、朝鲜的发展动向,提出中华意识、遣隋使、倭五王等问题,并具体探讨了大陆的情势与古代日本发展动向间的密切关系。关于中华意识的问题,该篇指出古代日本、朝鲜的中华意识的形成与当时大陆的情势间存在联系,并阐述了其源自形成于五胡诸朝的中华意识。关于遣隋使,该篇还具体探讨在遣隋使阶段逐渐形成了中华意识的倭国与再次统一中国的隋之间展开了怎样的交涉。关于倭五王,这一篇将探讨其同时具有的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安东大将军等与治天下大王两类自称的意义。
第三篇致力于阐明在这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具体状况。在汉帝国崩溃后的国际情势中,北魏(代国)与倭国等国在接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同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本篇将具体探讨与此情况相同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以此为中心,从较为宏观的视野来论述云南与四川地区的情况,并探讨两地区与古代日本间存在的关联。
在前三篇考察中所获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川本芳昭在第四篇考察了除上述以外的时代、地域,并论述了具体结论。本篇具体阐述了以下问题:被称为征服王朝的辽、金与北魏间存在的具体关联;将唐宋分为两个时代的时代划分方法与民族问题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崔致远(新罗)、阿倍仲麻吕(日本)来到南北朝时期后形成的唐帝国留学,在这些人心中,中华意识或民族意识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将内朝视为关系到中华帝国构造的问题,在将由非汉民族建立的国家辽、元与可以被称为汉民族国家原型的汉进行对比之际,可以明确哪些要点。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