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东莞市大朗镇举行2020年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暨光大智造创新产业中心项目现场动工仪式,项目总投资152.5亿元,刷新了大朗镇历年来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的记录。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将拉动工业产值增加约170亿元,增加税收10亿元,将为大朗乃至全市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该项目将努力打造成为集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和产业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创新园区。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大朗镇领导陈福坤、方德佳等出席动工仪式,见证项目签约。
打造“东莞-深圳”创新产业带核心节点
据大朗镇创新办负责人透露,这一批重点项目是该镇认真挖掘、筛选的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 涵盖了电子科技、绿色能源、5G、智能智造、食品等多个重点领域,其中仅光大智造创新产业中心项目就达20亿元。本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的项目总投资达152.5亿元,其中集中动工项目6个,涉及投资金额42亿元,集中签约项目16个,涉及投资金额110.5亿元。从行业类别看,22个项目中,电子信息产业项目9个,投资总额55.4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4个,投资总额20.1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投资总额30亿元;绿色环保产业项目2个,投资总额5亿元;食品项目2个,投资总额16亿元;毛织、能源、新材料项目各1个,投资总额26亿元。
刘炜指出,要走出新冠疫情的影响,关键破解之道还是依靠投资,尤其是要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加快促进经济复苏,带动东莞经济发展。松山湖管专门成立了招商引智办公室,加快对松山湖片区重大项目审批速度,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项目动工后,希望市、园区、各镇能同心协力,大力帮扶项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尽快帮助企业协调和解决。
动工仪式上,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健民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将努力打造成为集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和产业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创新园区,打造成为“东莞-深圳”创新产业带核心节点及莞深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创新平台。陈健民认为,大朗镇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具备突出的区位优势。大朗镇各级部门坚持服务型施政,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坚定了他们投资大朗并扎根发展的信心。
据悉,光大智造创新产业中心项目总占地约18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竣工投产后五年内实现年纳税额约1.38亿元。该项目地处以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组成的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聚区核心区域。目前,该区域已集聚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原始创新资源,项目的落地,势必将承接创新资源的研发生产落地需求,打造成为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创新平台。
加快建设“湾区强镇、品质大朗”
作为东莞中部的活力新城,大朗镇拥有毛织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三大支柱产业,大朗正全面加速融入松山湖功能区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全镇的配套设施、交通环境、教育医疗资源,深度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湾区强镇、品质大朗”。通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好重大项目投资的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复工复产,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驱动力。
大朗镇委书记陈福坤表示,该镇要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配合松山湖科学城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材料实验室、科普服务单元等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积极承接松山湖产业的辐射与溢出效应,着力招引5G相关产业,率先打造5G产业园;全力推动“毛织+电商”“装备+智造”“电子信息+品牌”等业态融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大朗镇委副书记、镇长方德佳要求,该镇要以此次集中开工为号令,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为项目建设和后续发展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全镇各级各部门要以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为己任,千方百计为加快项目建设献计出力、保驾护航;各施工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分夺秒抢进度。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