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在《都大讲堂》宣讲香港“四新精神”

深圳特区报驻香港记者 啸洋
2021-09-11 23:19
摘要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9月10日下午在香港都会大学《都大讲堂》发言时提出“空间”、“观念”、“政策”和“机制”的“四新”精神。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9月10日下午在香港都会大学《都大讲堂》发言时表示,中央官员或透过中联办的官员,都带来正面的信息,就是中央会有一些支持香港的政策,无论在渔业、创科、会计业和法律服务发展,近日都有一些新政策出台。我们在这个时候真的需要抓紧这些利好香港的政策,令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同时,她提出了“空间”、“观念”、“政策”和“机制”的“四新”精神。

林郑月娥在香港都会大学举办的《都大讲堂》讲座发表演讲。

林郑月娥说,近日有人说,因为前海要发展、横琴也要发展,香港的地位会否被弱化呢?我的答案是一定不会,因为我刚才说过,香港只要抓紧自己的定位,一定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去扮演。不过这个重要角色,我亦很坦白承认,往往是由市场主导、由企业推动、由中央的政策来引导。 

林郑月娥(左)与问答环节主持人都大校长林群声教授(右)交流。

林郑月娥说,政府以往只做一个服务提供者,无论是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或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加上是一个监管者,譬如市场是需要监管,这是责无旁贷,所有有关于行业安全、市场规则或违法行为,都要政府去担当监管者的角色。我赋予特区政府两个新角色、两个新任务,这几年间,我不能说我们做得很好,但很明显是趋向兼任这两个角色,一个是促成者、一个是推广者。

(左起)都大校长林群声教授、都大副校监李业广博士、林郑月娥和都大校董会主席黄奕鉴在讲座合照。

林郑月娥指出,有了中央的支持、有了比较理性的环境,还要提升能力,所以最近跟同事研究时,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称为“四新”的精神。

第一是“空间拓新”。以往很多规划到了深圳河就要停,深圳河以北是一片空白;但在“空间拓新”之下,我们的规划不能够到了深圳河以南就停下来,我们一定要看看深圳河对岸是什么,我们如何可以利用一河两岸,甚至口岸经济带,提升香港的经济容量?我们怎样可以用好一个距离流浮山只有4公里水面的前海扩区,协助香港的产业提升?这个“空间拓新”令我们突然间好像多了很多地方可以做事。

第二个精神是“观念更新”。观念的更新我们正在进行中,在这四年多,“观念更新”就是不要时常说“不干预”,不要时常说“市场主导”,有些一定是政府行为;其实大部分事情都是政府行为,不过就要看看你的政府走得多深。如果你说政府拣选哪一间企业、哪一间公司可以取得土地建楼,这个当然一定不可以。但如果我们有一些产业,譬如现在有人说香港的生命健康科研是很有优势,我们是可以吸引一些海外大药厂落户香港做科研、制药。它们没有土地,你着一间药厂购买一幅商业地,它买不起,因为甲级写字楼的商用地实在太昂贵,但是否可以将观念更新一下,我们想做创科中心、想做生命健康枢纽,若用一些土地专门用来做这些事,便可以更加吸引到一些这样的企业落户香港。

第三个 “新”,是政策需要更新。有许多政策包括法例,都没有与时并进,尤其是配合今日创新科技和智慧城市,很多东西仍很旧。某程度上是因为怕立法会,不做那么多;你说一些话,它就像是帮你在圣诞树上挂很多东西,让事情办不成。现时需要大力推动政策的创新,我要求同事要留意每一个范畴。同样地,我们在社区的建设都可以有政策更新,前后有三个地区的整全计划,一个是“保育中环”。当时的文物保育政策——大家也记得皇后码头一役——特区政府,包括我本人,都承诺尽量保留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物,然后赋予它一个新生命,为中环保留它仍有的特色,包括现时的大馆;元创方,即荷李活道警察宿舍;上星期开幕,据说也是城中热点的中环街市;也包括我们的法律枢纽,是在前政府合署;前政府美利大厦变成了今日的美利酒店等,都是“保育中环”的元素。第二个尝试地区为本的项目,就是“起动九龙东”。我们将旧启德机场连同周边两个旧工业区——九龙湾和观塘,将它们整全发展,令这个前工业区变成今日第二个核心商业区。第三个就是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跃动港岛南”,将港岛南部,即是香港仔、石澳一带,发展成为一个很有活力、青年人会喜欢去、很有动感的地区。

第四个“新”,是机制要革新。近日有人讨论如果要做那么多东西,又那么多中心,例如要做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没有文化局又如何做文化的推动工作呢?所以都值得思考,可能需要一个机制的革新,令今日特区政府的架构更加有利推动我刚才说的各方面工作。详细的情况,大家留意10月6日公布的《2021年施政报告》。总结的部分,在宣讲会上我说香港今日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它成功的基因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和香港人那种自强不息、灵活应变的拼搏精神。我活到今日这个年纪,我可以说这是我自身的体会。都会大学在今年9月1日重新命名之后,我希望能传承到香港这种成功的基因,成为香港核心的一部分,支持和贡献香港、贡献粤港澳大湾区和贡献国家的发展。

(原标题《林郑月娥在《都大讲堂》宣讲香港“四新精神”》)

编辑 董雯静审读 韩绍俊审核 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香港记者 啸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