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奔健康”,深圳对纳入规划社康免费提供物业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2020-04-21 22:12
摘要

深圳再出实招保障市民“家门口的健康”!5月1日,《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实施,首次单列社康发展规划,让社康发展更科学

深圳再出实招保障市民“家门口的健康”!5月1日,《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实施,首次单列社康发展规划,让社康发展更科学。此外,对于纳入规划的社康,在新建住宅小区、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等新建、改建建设项目时,深圳将保障其用房。

社康规划首次单独列出来

截至2019年末,深圳全市有706家社康机构。虽然较以往有所增加,但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深圳社康机构数量人就存在差距。

针对这些情况,《办法》也明确提出,深圳社康机构设置规划每五年修订一次,纳入社康机构设置规划的社康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康也可参与。

值得关注的是,以往社康机构规划仅作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或者区域卫生规划中的一部分,仅规划社康机构数量,但《办法》的实施,是首次将社康机构规划单列,同时,社康机构设置规划也将明确各社康机构的服务区域和应当承担的居民健康管理责任。

规划内社康政府免费提供物业

在数量不足的同时,“用房难”也始终困扰着深圳社康的发展。

《办法》要求,纳入社康机构设置规划的社康机构,由各区政府免费提供自有物业或购买、租赁物业供其使用。

此外,规划和自然资源、城市更新、住房建设等相关部 门在规划编制新建住宅小区、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等新建、改建建设项目时,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社康机构设置规划等预留社康机构用房。而对于建成区未配置社康机构用房或用房不符合标准的,区政府也应通过购置、免费提供或者租赁等方式,对纳入辖区社康机构设置规划的社康机构用房予以保障。

社康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办法》也将社区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予以重点保障。

在社康服务内容上,《办法》将医养结合服务、社区急救网络建设等纳入其中。《办法》也明确”当建立健全全科医学服务体系,协同所举办的社康机构开展社区健康服务”。这也意味着,社康举办医院自身也需要设立全科体系,为社康机构开展业务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技术支撑,推进医院和社康融合发展、预防和医疗融合发展,全科和专科协同服务。

实名制电子健康档案让市民就医更便捷。《办法》也明确,市民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当到社康机构建立实名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利于后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跟踪随访和健康管理,真正发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受益一生的作用。

社区、企业、学校与社康“组团”奔健康

作为基层健康的“守门人”,社康与社区、企业、学校等未来也将更“亲”。

根据《办法》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应当组建健康社区行动推进委员会,各社区居委会应当建立健康社区工作小组,推动健康社区、 健康学校、健康企业等创建活动。此外,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驻社区单位未来也要设置健康管理责任人和联络员,指导员工开展健康管理等工作。

去年西乡街道办事处牵头成立了全市第一个街道办事处主任作为牵头人的健康社区建设体系,渔业社区是其中一个社区。社区健康行动小组由社区书记,宝安区中心医院副院长,股份公司董事长、网格中队队长以及居民代表组成,把更多社会力量整合起来,一起“组团”奔健康。

“在社区里,居民接触最多的就是网格员、社工等,通过这些‘熟人’,我们把家庭医生团队引进每个居民的家里,让健康走进每家每户。”渔业社区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罗姣表示,实现每个网格都有一支家庭医生健康团队,每个家庭都能实现家庭成员健康互助,每个人都能懂得健康自我管理,让健康管理更精细化。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