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时尚奶奶走秀 活出所有女人的理想状态

记者 孟迷
2017-03-21 22:14
摘要

去年,因深圳晚报一张抓拍的照片,让83岁的乔红成了“网红”,人们纷纷感叹、羡慕,原来中国的老太太也能穿得如此时尚,简直活出了所有女人的理想状态。

又到深圳时装周,头戴红色贝雷帽的“时尚奶奶”乔红再次成为焦点。

去年,因媒体一张抓拍的照片,让83岁的乔红成了“网红”,人们纷纷感叹、羡慕,原来中国的老太太也能穿得如此时尚,简直活出了所有女人的理想状态。

643154346542610301

今年,乔红不仅看秀,还首次走起了秀——在睿时尚“若环芳华”专场,乔红身着淡黄色中国风时装,伴着舒缓的音乐,优雅地走上T台,成为了整个时装周最美的风景。

被贴上“网红”、“名媛”、“时尚奶奶”等标签,但乔红最重要的身份其实是雕塑家——深圳银湖宾馆长达30米“迎宾图”浮雕正是出自她之手。此外,她的丈夫滕文金更是深圳莲花山顶邓小平塑像的创作者,而她的父亲则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乔启明。

去年让乔红成为“网红”的抓拍(陆颖摄)

去年让乔红成为“网红”的抓拍(摄影:陆颖)

21日,读特记者跟着乔奶奶看了一回秀,并对她进行了专访。

时尚奶奶的时尚经

乔红喜欢穿自己设计的衣服去看秀。每次现身,都有许多嘉宾和观众排着队要跟她合影,而她也喜欢与年轻人交流,来者不拒。

她总是背着一个大挎包,里面必定装着两部手机、充电宝、还有小本子——手机用来搞摄影创作,充电宝用来给手机充电,小本子则方便她记下前来“搭讪”的年轻人的联系方式。

范恩慧 摄

摄影:范恩慧 

乔红喜欢“经典”多于“新潮”,尤其欣赏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设计。有一场秀的风格偏欧美和年轻,很明显不是乔红奶奶的菜。她看了一会儿,便调皮地拿出纸笔写下一句话传给邻座:“这些衣服有市场吗?”

中国的民族传统服饰最吸引乔红,她自己穿的背心便有苗绣的元素。她还有一个很喜爱的小包,是20多年前在西双版纳一个卖菜的老太太手上买来的,为表感谢她便将自己一个漂亮的书包作为回赠。

乔红(刘维力摄)

摄影:刘维力

乔红不信奉“奢侈品时尚”那一套,也不喜欢贵太太之间对于名牌的相互攀比。她坚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才能设计出属于中国的时装。

“中华民族有太多可以发掘的传统服饰之美,但是我年纪大了,很难再翻山越岭去农村、去少数民族寻找这些传统纹样。”乔红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如果能将民族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就是一种时尚。

乔红(喻楚迪摄)

摄影:喻楚迪

艺术名媛的成长史

乔红很早就有自己的审美品位。她于1935年生于南京,父亲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生乔启明,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时曾经是赛珍珠的丈夫布克的学生。

因为家世殷实,乔红从小住在联排别墅里,当时家里就已经有冰箱了。住在隔壁的美国邻居为中国的夫人小姐们开设了家政课,教她们如何把肥皂雕成小房子,给洋娃娃缝制衣服——这段经历正是乔红日后从事雕塑与服装设计的启蒙。

乔红雕塑作品《宋庆龄》

乔红雕塑作品《宋庆龄》

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乔红来到北京读中学,住在西交民巷。当时正在建设人民大会堂,地基一直挖到了乔红家门口,她便捡起地上的泥巴捏小人,后来被中学美术老师看到,便鼓励她去报考中央美术学院。

1956年—1961年,乔红如愿就读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后主动选择南下,作为中国第一批女雕塑家来到广州雕塑院工作,一待就是23年。当时物资非常匮乏,乔红连续数年月薪仅61.5元。但因为好客经常要接待宾客朋友,她便发挥自己的特长,做饭时将白萝卜雕刻成玫瑰花来摆盘,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乔红雕塑作品《大鹏颂》

乔红雕塑作品《琼洲育鹿》

1984年,乔红和丈夫滕文金带着两个儿子迁至深圳定居,并在此迎来事业的高峰——滕文金参与创作的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雕像载入史册,乔红则负责深圳十大工程艺术部,并创作了“迎宾图”、“琼州育鹿”、“宋庆龄”肖像、深圳城徽“大鹏颂”等雕塑作品。

永远的少女心

乔红说,几十年来自己的心理年龄都保持在二十多岁,而永葆生活激情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社会的分子是家庭,每个家庭都稳定,社会也就稳定了。”乔红引用了丈夫的雕塑作品《瞧这一家子》的简介来诠释自己的幸福,那件作品雕的正是两只猴子抱着一只小猴子。

乔红和滕文金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话。当时乔红还在央美读大三,刚刚“扫完盲”的滕文金作为工农兵学员成为了插班生。乔红回忆道:“他左手抱着一本大字典,右手拿着一个闹钟就进了校门。”

乔红街拍(张一泓 摄)

当时,包括乔红在内的很多同学都看不上滕文金,但他却喜欢上了乔红,并开始不懈的追求。“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还不至于嫁给你。”身上有着傲气的“学霸”乔红曾如此拒绝滕文金,并且嫌弃他的字丑,写的情书都让人看不懂。

不过,滕文金最终还是以诚意打动了乔红,如今两老口已相守五十多年,恩爱有加。乔红说,自己出生在书香门第是幸运的,但出身贫穷的滕文金对于艺术的刻苦与执着,让她看到了更为朴实的对于美的追求。

乔红走秀(齐洁爽 摄)

乔红走秀02(齐洁爽 摄)

摄影:齐洁爽

大学毕业后,乔红也经常下乡与农民一起生活,或者去中国西部体验荒原壮阔,又或者周游欧洲列国感受异国之美。“时代的洪流会吞噬个人的命运,但没有让我放弃对于美好的向往;在那个年代最艰苦的岁月里,我依然坚持看书、听音乐,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其实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对内在的执着追求。”

滕文金乔红夫妇与孙子孙女们(卢宣澄摄)

滕文金乔红夫妇与孙子孙女们(摄影:卢宣澄)

如今,两老口都已年过八旬,身上却总洋溢着朝气。乔红沉迷于摄影、服装设计、珠宝设计,同时还担任着深圳女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中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名誉主席等一系列社会公益职务,为深圳的文化艺术事业奔走。

见习编辑 Lisa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