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全球手机动漫产业使用“中国标准”

记者 吴凡
2017-03-20 16:15
摘要

中国自主原创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中国自主原创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成为国际标准!20日,国家文化部宣布,国际电信联盟于3月16日正式发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标准号T.621),这一标准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这是文化领域中国科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为全球手机动漫产业提供中国标准。

我国手机动漫标准至此升级为国际标准。2013年,经国家标准委备案,文化部发布手机动漫行业标准。目前,该系列标准已在中国手机动漫行业内广泛应用,依照标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动漫企业已经超1000家,覆盖用户过亿,实现手机动漫在移动互联网各平台间的即时互通。

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于群表示,此举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互联网+文化”的领域中发出“中国声音”,实现在“互联网+文化”的国际技术水平上我国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中国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相关工作从2015年已经展开,经过两年多努力,今年1月27日,由中国主导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第16研究组全体会议上通过审议,标准号T.621。经过全球公示后,于3月16日正式发布。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重量级的专门机构之一,已有152年历史,中国的4G标准就是该机构通过从而成为国际4G标准。此次通过国际手机动漫标准,反映出全球信息通信业正与文化业融合拓展。

ICT专家麦浩超指出,中国手机动漫的“国标”升级为“国际标”对于中国动漫乃至文化产业都是利好,首先是降低创作门槛,有利于个人和团队成为产业链新兴力量;其次是标准统一将提升用户体验,有利于聚集用户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同时促进新产品新业态涌现。

工信部认为,我国作为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的主导方和最先施行这一标准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国际推广应用,有利于探索标准先行的文化走出去模式,赢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国手机动漫产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国手机动漫运营平台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为全球手机动漫产业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今年1月,作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配套文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正式发布,文化产业诸多产品和服务纳入目录,得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这也为“文化+科技”提供了新支点。

文化部、工信部均表示,将充分利用中国主导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成为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的契机,积极研究开展数字文化产业系列标准建设,推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装备与文化内容融合发展。

见习编辑 耿超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