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边境市县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如何?读特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读特记者 庄宇辉
2020-04-20 16:06
摘要

读特记者在现场

4月20日下午3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最新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驻京记者庄宇辉在发布会上提问。

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驻北京记者庄宇辉:我的问题是,绥芬河口岸疫情输入引起网民关注,同时也担心中越、中缅边境等同样存在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希望国家能采取入境地就地集中隔离的措施。请问国家卫健委,目前陆地边境市县重大防控能力是否具备条件,主要的挑战有哪些方面?短期内如何提高边境口岸地区市县级医疗防控机构的防控能力,是否会在协调医疗设备、防护物资等方面采取倾斜措施?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回答:谢谢你的提问。边境口岸地区的县级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我们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正如大家所担心的,包括中缅、中越边境在内的陆路边境地区,他们的防控能力还是普遍不足的,难以满足疫情防控所需要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以及有效治疗需求。因此,当务之急需要根据疫情跨境输入形势变化,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真正做到“一市一策”,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首先,要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和主管责任,当地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省内的联防联控,统筹调配省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口岸疫情防控人员和防疫物资的保障力度。其次,在省内调配医疗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边境入境人员比较多的地区以及防控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国家层面会选派疾控专家和医疗团队帮助当地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真正构建关口前移、入境管控、社区排查以及门诊监测、医疗救治的全链条闭环管理。第三,我们会根据地方的需求,从国家层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检测试剂、医疗设备以及防护物资等的支持力度,真正做到必需的和必要的应急准备。谢谢。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庄宇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