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这支军委荣誉称号部队很有招
读特记者 李晶川 通讯员 廖键 林世海
2020-04-18 18:25

同是十七八,青春两个样。疫情发生后,根据形势任务需要,驻守特区的部队结合实际、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十个一"为抓手扎实推进两个经常性工作的开展,激活一江春水,确保了疫情防控有力、部队战备有序、官兵身心轻盈。

四月的军营 , 兵心是最蓬勃的生机。4 月 16 日,记者走进被中央军委授予"沙头角模范中队"荣誉称号的武警广东省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十三中队,探寻"激水之石"。

一次拉动验真功

" 05,2 号预案!"对讲机发声没一会儿,和煦春风下的军营霎时间燃了起来。

"呲!"一辆运兵车在步兵楼前急刹,一支分队全副武装从大门冲出,经过身边时掀起一波扑面的气浪,再一抬眼,战士们已跃入车厢,驶出营门。

▲部队紧急拉动。

"是演练,还是真有情况?"记者问。

"都一样!"中队长赵文超从容回答。这是驻守中英街的独立排进行的一次拉动训练。

任何情况下,打仗都是军人的第一要务。赵文超介绍,中英街是香港、深圳两地居民聚集的特殊区域,一直是全球媒体的关注焦点。疫情发生以来,官兵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勤务压力更大了;为此,队部与排部两地间每天会不定时、不预告的进行至少一次紧急拉动,突出随机化、常态化、多样化,让官兵们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战备意识。

一张班报汇兵智

走进步兵楼,大厅两侧的移动宣传栏上是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士兵之声》手抄报。防疫、动态、战胜、口罩、正确、注意、窍门等关键字被加粗、标红,高频使用。一排长程凯介绍,这是班报比赛。

▲中队专题手抄报。

疫情发生以来,中队坚持每周开展 1 次"抗疫有我"专题班报比赛,引导官兵利用报纸、电视、手机官方媒体等渠道了解疫情动态,引导官兵正确认识病毒,掌握防疫措施。

走近细品,一笔一画,方寸之间,勾勒出疫情现状和防范措施。既有实时数据更新,又有权威辟谣,既有党和国家的全局战略信心、决心,又有结合执勤、生活、训练的贴心实招、妙招。

一次极限刷纪录

" 421!422!423!破纪录了!破纪录了!"练兵场上,二班长、下士刘宸睿正在进行俯卧撑,他牙关紧咬、满脸汗水、双臂颤抖,一起一落,拼尽全力。

淋漓汗水洗尽疫情焦虑,精武强能锻造虎狼之气。刘班长介绍,这是每天半小时的"谁是最强王者"体能刷新记录活动,内容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座、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蛇形跑、负重组合共 6 个科目,中队全员参与,每人任选其中一项,每天打卡记录。

▲战士体能极限挑战训练。

"锻炼了体能,增强了免疫力,每天有个小目标,过程有些痛苦,但结果很刺激,每天都对新纪录充满期待,饭都会刻意多吃两口!"刘班长大口喘着粗气,顾不得擦汗,满脸成就感。一周前,他的极限是 335 个。

一次放飞听呼声

"砰!砰!砰!"训练间隙,一场"篮球式保龄球"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篮球从列兵唐浩东手里呼啸而出,十米开外的瓶瓶罐罐接连倒地。

▲训练间隙,官兵们在玩游戏。

"军人的快乐简单而纯粹!"杨排长介绍,疫情期间,中队立足"四小"(小场地、小时间、小群体、小规模)原则,每日至少一次文娱活动,从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篮球式保龄球等运动,到电影、电视、迷你 K 歌等娱乐,再到口琴、吉他、书法、快板等文艺,丰富了生活,放飞了心情。

"漂亮,全中!",唐浩东激动得握紧双拳,蹦哒了起来,这是年轻士兵最心底的呼声。

一次"约战"立标杆

"最刺激的节目来了!"上午操课即将结束,排长杨王杰吹哨宣布:进入 PK 时间!

"队长,我们继续吧!"列兵赵子聪约战赵文超。不一会儿,两个已经在双杠上对飙开来。

▲列兵与班长对飙单杠。

"体能极限"升级"王者对抗",火药味更浓了。杨排长介绍,赵队长是该活动的发起者,中队每名骨干每天都要接受 1 人 1 项以上的挑战,内容涵盖队列、内务、体能、思维、才艺、技能、协作等 7 个课目。

"好战的军人不会分心,有危机感的将军才能常胜!"赵队长感慨,不断的约战对抗,中队"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更浓了,官兵关系更加融洽了,骨干标杆作用更加凸显。

一次视频报平安

儿行千里母担忧。疫情防控中,没有人是局外人,军人同样牵挂家人。

"妈,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给你敬个礼,你看标准不?"午饭后,桂花树旁,湖北荆州籍新兵曾辉与母亲视频,并向母亲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列兵曾辉与母亲视频,向母亲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指导员何小雨介绍,中队每天午饭后都会组织开展 10 分钟的视频报平安活动,让军人和家人每天都能听见、看见,及时了解彼此的健康状态,卸下心里的那份挂念和担忧。

"奶奶,不去串门不是说感情就淡了,健康就是邻里间最好的牵挂。"湖北荆门籍士官钱程劝住了奶奶,解决了全家最发愁的问题。

"我虽然每天带队外出执勤,但是口罩、手套、消毒水、防护服就没缺过,你们放心!"排长杨王杰的话打消了全家的担忧。

一本好书润兵心

读书是心灵的滋养,是灵魂的升腾。下午 4 时,军营静悄悄的,但在"读书之家"微信群里却格外热闹,大学生士兵刘毅在群里交流读书心得:"我们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读书让人宁静,不浮躁。何指导员介绍,结合疫情防控特点,中队通过开展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引导官兵充分利用独处时间,啜饮文化的甘露,用文化的力量洗尽世俗的浮躁,滋润心灵,寻得安宁。同时,通过每日线上读书会,交流心得,分享收获。

▲战士们在宿舍读书。

据统计,近三个月来,中队官兵共阅读《来自中英街的报告》《你在为谁工作》《未来十年》等 11 本书,阅读已成为官兵喜好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次"喊海"解心压

"晓静,疫情结束,我回去娶你!""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妈妈,我想你" …… 晚饭过后,一阵阵呼喊声传来;记者从窗口探出头去,看到官兵在海边一字排开,正激情"喊海!"

"每日吼一吼,神清又气爽!"何指导员笑道,情绪靠疏不靠堵。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心理测试发现,来自勤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给官兵带来的综合压力比往常要高出许多;为此,中队结合临近海边的地域优势,组织官兵每天早、晚饭后,散步来到海边开启"喊海"模式,将思念、思虑、压抑大声喊出,一吐为快!如今,已不需要专门组织,官兵会根据自身状况自发前往,尽情释放。

▲战士在喊海减压。

"有点像唱 K,使劲飙高音之后可劲的痛快了!"湖北籍 00 后列兵郭洋洋对记者说,他放声呐喊时额头青筋,声嘶力竭,满脸憋得通红。

几分钟后,他一阵小跑离开,步履轻盈。这是心通了!

一次谈心知兵情

海风徐徐,静心聆听。记者远远看到,海滨栈道上,赵队长与列兵曾辉缓缓并行,不时停步交流,有兄弟间的鼓劲,又有一名老兵的谆谆教导,曾辉不时点头。记者悄悄记录下这暖心的一幕。

▲官兵谈心。

知兵爱兵,凝神聚气。赵队长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中队坚持开展每日谈心举措颇具实效,至上而下、不漏一人的谈心交心让兵情兵忧第一时间得到掌握和解决,走心贴心的抚慰密切了官兵关系、兵兵关系,上下一颗心、攥成铁拳头的生动局面已蔚然成风。

两三句话宽宽心,三五百米散散步,五六分钟聊聊天。记者发现,放眼军营,没有一个人孤单。

一封家书诉衷肠

"电话像可乐,视频像甜品,家书像大碗茶。"正在奋笔疾书的列兵张虎诚一开始也不知道写什么,没几天家书就越来越厚,半页、1 页、2 页 …… 最长的达到 6 页共 3000 多字。

见字如晤,纸短情长。何指导员介绍,中队每周组织一次"家书诉衷肠"评比活动,引导官兵沉心静气,回望初心,遥念亲恩,将成长的收获与困惑、思亲的感动与期盼凝聚笔尖,化作文字,传递给家人。

▲战士在写家书。

"指导员,你们写家书的活动真好,电话视频感觉他还有点调皮,看信发现他内心成长进步不小,孩子能在这样的部队我们很放心!"一名列兵家长深夜发来这样的短信,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十个一,不是一时兴起,是坚持。"何小雨指导员总结说。

【记者感言】

办法总比困难多

全封闭管理、高负荷战备状态下,年轻士兵的情绪指数值是多少?

根据最新的心理测试,驻守粤港 113 公里边海防一线的武警广东省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官兵的答卷显示为:0.81,(0.7 以上为正常)。

新冠肺炎疫情给队伍带来了挑战,但也蕴含着机会。

疫情防控中,这支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部队紧跟形势任务需要,以"十个一"为抓手,为部队注入一针强心剂,确保了防疫、战备两不误、双提升。这既有对家书、谈心、三小练兵等我军"两个经常性工作"老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有视频电话、心理疏导等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的新做法,丰富了内涵、提升了效能。

水不激不扬,人不激不奋。疫情防控要求一个"静"字,管兵带队讲究一个"动"字,但两者并不冲突矛盾。"静"是叶,"动"是根;"静"不是封闭式管理的等靠、停滞,无为而治,则必生乱;"动"是鲜活有力的,只有队伍动起来,官兵身心健康,防控、战备才能更加强而有力。

如何"静"中求"动"?这是摆在全党全国全军面前的问题。如何破题?考验着每个行业、每个团队、每个人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沙头角模范中队"一班人能结合实际,行而有效的动起来、活起来,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只要够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

(作者:读特记者 李晶川 通讯员 廖键 林世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