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住房仍然是市民最关心的事。房租能不能减免?会不会延迟选房或者入住?对物业服务不满意又该如何处理?4月17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双周发布”在罗湖区档案大厦四楼指挥中心举行,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现场“解码‘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罗湖实践”。
疫情期间罗湖减免租金近900万,以“保基本”“重人才”破解老城区困境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既面对着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又面临着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将引进大量人才,这对住房保障提出更大的挑战。对此,罗湖近年来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紧缺约束下建设筹集住房新路,以“保基本”“重人才”为原则,实施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开工和筹集五年工作计划,不断破解老城区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应的困境,努力实现辖区群众住有所居需求。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罗湖区共完成筹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29622套,供应9336套。一个个数字背后,凝结的是罗湖区近年来,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的努力。
为实现住有所居,其实还有赖于制度的建立。“我们在对接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健全完善适合罗湖的制度,力争打造罗湖亮点。”马晓东透露,罗湖已出台城市更新配建、棚改、物业专项资金等方面政策文件,全面规范住房建设领域各项具体行为。
同时,在疫情期间,面对市民最关心的免租问题,区住房和建设局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免租通告。“我们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减免了两个月的租金,并且不需要由免租对象主动申请,我们可以直接为租户办理租金减免手续。”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在发布会现场透露,截至目前,罗湖预计减免公租房和人才住房租金共计约861.4万元,免租涉及房源2275套。
为企业防疫,区住房和建设局还给辖区80个工地送了10万个口罩; 为复工复产,在短短的两天内走访了112个高层楼宇和写字楼,发布了全市首个“傻瓜式”楼宇空调通风系统检查指南,物业管理人员只要对照检查,就可确保空调通风系统合格运行。
罗湖多举措持续发力,打造“住有宜居”的罗湖模式
近年来,罗湖一直在探索多种方式,通过市场租赁、区属保障性住房重新修缮使用、政企合作、跨区域筹措、城中村综合整治等多层次、多举措持续发力,最大限度为辖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获得发展空间。
在政企合作方面,罗湖区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罗湖人才安居有限公司,利用深业东岭项目试点“政府+企业”的模式,由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准入门槛和条件,由企业负责运营管理,实现了人才住房规模化供应和专业化管理,先后规模化租赁深业东岭、万科泊寓、招商开元、深南广场等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项目,通过市场筹集1653套住房。
▲深业东岭鸟瞰图
不仅如此,罗湖还采取了“住房+补贴”双重保障形式,在每年推出一定房源的同时,还发放了货币补贴,从“实物+补贴”的方向出发,突破房源筹集困难的瓶颈。“十三五”以来,罗湖区面向企业配租人才住房3223套,发放人才货币补贴7786.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辖区土地的限制,罗湖区还采取了异地购买或租赁的方式,与相邻的城区合作,通过异地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跨区域筹措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近两年我们陆续配租了天健亲蜜家、万科泊寓等项目,这些项目交通便利,生活配套完善。如果市民在黄贝岭附近上班,住在上述两个项目,只需要坐3站地铁就到了。未来我们也会继续跨区域开拓合适的房源。”马晓东表示。
建立“罗湖物管”数字平台,将实现联管联动“透明物管”
为进一步推进物业行业的“规范化、智能化、市场化”,罗湖还建立了“罗湖物管”数字平台,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和企业同步联管联动,有效解决物业监管、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等问题,及时化解物管领域的矛盾纠纷。“罗湖物管”平台的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罗湖物业管理从传统管理模式正式迈向信息化、智能化行列。
通过这一平台,市民可更方便地查询物业服务企业合同、维修基金的缴纳以及使用、物业服务资金的使用、小区物业管理等有关信息。同时,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也可了解到业主委员会以及业主大会的集会、组成、概况等信息,可第一时间得知物业管理方面的不足,以便企业及时整改,消除有关矛盾隐患。
截至目前,全区已注册罗湖区物业管理信息平台用户的物业项目有1086个,注册率达到了92.6%,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更新提高。另外,在本次疫情防疫补贴的申报中,已有550家企业申请了1125个物业项目,共计申请金额四千多万元。下一步,关于补助的使用情况,也将依法在信息平台进行公示,受到全方位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预先植入了最新的5G数据模块,一旦5G信号全面覆盖城市以后,可第一时间与之相连接,从而实现全区的物业管理5G化,打造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由5G技术支撑从而实现智慧物业管理的区域。届时,网络联通速率将极大提升,系统的效率将极大提高,该平台也将相应地增加功能模块,涵盖更多的管理内容。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住房的需求和向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宜居乐园,也是罗湖坚定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探索,实现住有所居、住有所管,打造与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住有宜居’的罗湖样板。”马晓东表示。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