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有戏,梅花飘香。上周末,深圳浸淫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里。4月9日,京、昆、评、梆、川、豫、粤、闽、黄梅戏九大剧种的18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登台唱戏,为深圳市民公益献演,这18位演员中有16位是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4月10日,名家名角以及中国戏曲界的专家、学者们又齐聚深圳保利剧院,举办了一场题为“戏剧传承与发展”的座谈会。座谈会上,讨论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脑力激荡。但有一点认识是共通的:当下中国戏曲机遇与挑战并存。戏剧是中国人的文化品味,戏曲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戏曲的发展则需要革新,戏曲要表现现实生活。
而把名家大腕们聚集到深圳的这个文化平台则是深圳本土著名的公益文化品牌活动“戏聚星期六”。2009年,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下,“戏聚星期六”在深圳创办,7年时间里,通过讲、演、展、学的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戏曲在深圳这个年轻的移民城市里开枝散叶,戏曲文化的土壤越发肥沃。今年是“戏聚星期六”举办的第八年,为了纪念,特别举办此高规格的演出以及名家座谈会。
期待出现“大无畏者”,发展时代的戏曲
昨日出席“戏曲传承与发展”座谈会的嘉宾们对深圳戏曲文化发展方面做的贡献表示赞赏。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说,“戏聚星期六”创办于7年前全国戏曲院团体制改革的特殊时期,有远见。7年来,这个公益文化品牌成了普及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平台。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则寄予深圳更高的期望。他说,“4月9日的演出既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现代戏观众反响也非常热烈。可见,我们太需要贴近人民生活的戏曲作品,并不是戏曲不能表现现实生活,是我们做得不够 ,轻描淡写的就过去了。戏曲既可以表现过去,也可以表现现在。传是横向的,承是纵向的。中国戏曲真正的传承人太少了。闭关自守 、因循守旧 制约了戏曲的发展。”李树建表示,正在在这个意义上,他希望在深圳这座移民之城出现大无畏之人,既继承又创新,发展壮大属于这个时代的戏曲。
戏曲是中国人的品味,播种戏曲的种子
戏曲好不好,好。戏曲妙不妙,妙。可是为什么戏曲就是很难发展年轻观众呢?而没有年轻观众,再好的戏曲也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养分,甚至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对此,台湾文化经纪人林恺认为,“中国戏曲可能继承了所有艺术形式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品味。 没有一种艺术是不需要品味的,而坚持品味也是相当困难的。”也有与会嘉宾表示,真正能听懂的戏的年纪是四十多岁,“有了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之后,才能听懂一点戏。”
李鑫玮表示,年轻人难以沉下心来听戏这很正常,但戏曲要从娃娃抓起,要在小朋友的心中埋下戏曲的种子。林恺也表示,“戏曲表演者们都是在懵懂无知的年纪里,就通过学习戏曲,继承了中国人的文化品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孙毓敏说:“中国是一个戏剧王国,中国的戏曲鼎盛时期有300多个剧种,现存278个,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要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不可少,戏曲不可少。向年轻人普及推广戏曲非常重要。”
在谈到传承问题时,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巍表示,戏曲进校园非常关键,她说她在做戏曲普及推广工作时发现,校园普及教育太好了,“一个小孩学戏,他的背后就有六个人学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个人带六个人,这力量太大了。以这种方式,观众群可以很快成长起来。”她同时建议深圳把戏曲进校园的工作做起来。对此, 深圳世纪戏曲艺术研究院院长、“戏聚星期六”艺术总监陈胜利表示,“戏聚星期六”正在筹备戏曲“未来之星”的选拔赛,计划评选全国各大剧种的少儿表演精英,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孩子们学戏。
深圳市粤剧团的青年演员晓毅提出,戏曲进校园更多是激发小朋友们对戏曲的兴趣,而不是强行要求学习,“我发现小朋友们还是对传统戏更感兴趣。”
免费非长远之计,培养观众为戏曲埋单
在法国担纲传播中国文化重责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魏军以及项目主任吴钢昨日也来到了座谈会现场。吴钢是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和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吴祖光的长子,他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组织、策划过多次戏曲演出,把中国戏曲介绍到法国去。他说,自己的工作有点类似深圳的“戏聚星期六”,做的都是戏曲的普及推广工作。他说,最初也非常困难,因为法国人根本不理解中国戏曲的剧种和流派,他们认为,这就是东洋歌剧。
“我们一点一点来,最开始我们是租剧院场地免费派票,请人来听。后来,我们开始尝试低票价卖票。到现在,是巴黎的各大剧院主动来找我们,他们出场地、出宣传,门票收入与我们分成。”吴钢说,“免费派票和主动购票,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点门票钱的问题,但内涵大不同。主动购票至少说明,观众喜欢,来看戏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但如果免费,不排除有观众不珍惜,拿了免费票不来看的人也是存在的。”吴钢介绍,如今在巴黎也有中国戏曲的金发票友,戏曲法国人是越听越爱。他还建议,“戏聚星期六”也可以尝试低票价卖票。
吴钢还介绍说,在法国,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舞台艺术,票价都非常低。“一出歌剧的票价也就是十来块欧元,所以法国人晚上不爱呆在家里看电视,都出门去剧院看戏,去电影院看电影。十块欧元比上法国人一个月四、五千欧元的收入是很低的消费。”吴钢说,“反观我们国内,演出票价动辄上千,这太贵了,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接受的,不利于文化的普及。”吴钢表示,法国的文艺演出之所以能够这么便宜,是因为政府给予的大量补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孙毓敏也说,希望戏曲的票价能够便宜一些,“有观众、青年学生想看戏,不要因为高昂的门票把他们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