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定了个目标:2020年成为海洋强市

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7-03-13 19:36
摘要

“十三五”期间,东莞市将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

607875608507203409

“十三五”期间,东莞市将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

这是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3月13日审议通过的《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的目标。

《规划》还提出,预计2020年,东莞市海洋总产值达到约1110亿元,年均增长约8%,海洋总产值占全市GDP的12%左右。

形成现代海洋经济空间新格局

东莞市位于珠江口东岸,现有海域面积9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7.2公里;5个海岛,海岛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34.58公里。

东莞海域面积虽然小,海岸线虽短,但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为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东莞拥有宝贵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港、渔、景”等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

《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东莞市将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为中心,形成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国家海洋战略实践先行区、珠三角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点、珠江口东岸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力促海洋经济总量、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管理服务全面提升。

《规划》提出,东莞市以陆海统筹为原则,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形成优势海洋产业聚集发展为主导、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现代海洋服务业为引领,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功能清晰、特色鲜明、重点区域开发成效明显的“一带四区一圈”现代海洋经济空间新格局。

未来几年,东莞市将依托东莞港打造一条蓝色临海产业带,建设麻涌、沙田、虎门和长安四大海洋经济主体区,加强同周边地区分工协作构建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圈,加快区域海洋经济一体化进程。

据了解,四大海洋经济主体区各有特色,涉及到滨海旅游、精细化工、现代物流产业、游艇邮轮产业等。

其中,新沙-麻涌海洋经济主体区重点布局粮食、煤炭、建材、石油化工原料储运,仓储物流及环保产业、滨海旅游、船舶关键配套产业及游艇制造业,推动与广州新沙港、南沙港的错位联动发展。

沙田(虎门港)海洋经济主体区发挥港城联动优势,在立沙岛重点延伸广州、惠州的石化产业链条,发展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虎门港海洋经济主体区重点布局现代物流产业、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产业,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

长安海洋经济主体区重点布局海洋开发服务业、海洋国际商贸现代服务业、海洋生物技术医药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研发管理服务业、游艇邮轮产业等,成为未来引领东莞市海洋经济的主体区和集中集约用海示范区。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

《规划》还特别提到,东莞市要以港口城市为重要牵引力,发展以海带陆、区域合作的经济模式,充分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建设中。借助海洋经济的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实现粤港澳的产业融合及升级。以滨海湾开发区为平台,加强与港澳及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从制度、人才、营商环境、硬件设施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珠江口大湾区的建设。

未来,滨海湾新区将成为东莞市现代海洋产业上的一颗“明珠”。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滨海湾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经济腹地实力,推进滨海湾开发区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建设,构建高效生产和优质生活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滨海湾新区将以新兴海洋产业为特色品牌,以商务贸易产业为重要支撑,以现代服务产业为战略取向,重点布局发展海洋科技服务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现代综合服务业、现代国际物流服务业、邮轮、游艇休闲产业。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