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镇,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化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回答记者提问。
11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回答记者提问。他频频“点赞”深圳的科技创新工作,并寄望深圳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取得更多成绩,发挥更大的创新示范效应。
将在深圳建更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在回答记者关于“科技部对深圳在区域创新发展方面有何部署和考虑”的提问时,万钢表示,深圳有一大批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比如华为、中兴等。深圳在高科技产业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在以高新技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给全国起了带头作用。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实际情况。
万钢说,科技创新需要积累,特别是基础研究。深圳引入一批高校院所落户,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清华大学、中科院和来自香港的大学等都在深圳建立了研究院,深圳自己也建立了一些大学。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方面,深圳这几年也取得积极进展。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连续出了一批科技成果,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科学工程在深圳建设起来。
万钢说,深圳正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按照国家要求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科研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科技部一直和广东省、深圳市密切沟通,互相支持,相信深圳一定会在实现自己的定位目标上做得更好。
深港科技合作有很大空间
万钢特别指出,深圳发展有一个特殊优势,就是深港合作。深港合作不仅在经济合作方面,而且在科技合作上也有很大的空间和优势。很多香港青年人开始到深圳创业,大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汪滔就是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的。深圳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创新的优势,使香港的科技成果在深圳开花结果。
“深圳的优势很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科技部也期望深圳在科技创新前沿上、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绩,能够发挥更大的创新示范效应。”他说。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问题时,万钢表示,人工智能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领域,多年来,科技部开展了一系列计划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包括腾讯、华为在内的一批企业也很给力,使得人工智能取得了很快发展。人工智能将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精准医疗、养老服务等方面会有良好发展前景。
万钢介绍说,目前,科技部正在集科技、企业各界专家,共同制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规划,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环保、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应用。中央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主要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与共性技术上下力气。
万钢认为,这个研究必须是开放的,有知识交流平台,有知识共享平台,有开放软件平台,建立开源软件,同时要与众创空间形成通道。“目前,正在动员各界共同做规划,估计规划在两会后很快和大家见面。”
深海空间站等重大项目两年内将启动
在回答记者关于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问题时,万钢表示,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要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与国家战略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它和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形成一个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
万钢表示,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两者在领域分布上有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能源环境、生物健康、海洋天空等五大领域,遴选体现的是战略必争、重大关键、前瞻引领、切实可行等基本原则。16个重大专项实施周期到2020年结束,面向未来部署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从2016年开始,实施周期到2030年,这两者在时间上也是相互衔接。
他透露,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都已经开始,预计两年中,这些重大项目都要启动实施。
科研经费管理赋予高校院所更多自主权
在回答记者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时,万钢表示,科研经费改革是国家科技计划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经费怎么用得好,同时又减轻科研人员的烦事琐事,是科技人员关心的事。
他表示,去年在国务院的部署下,财政部、科技部共同落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有一些具体措施,比如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给予更大自主权,自主安排科研人员的绩效奖励,自主支配项目的结余资金,自主决定差旅费使用,自主决定横向经费的分配等等。同时,允许研究单位配置科研财务助理,专人帮助科学家做一些像出差报销、购买、填表等事情,使科研人员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做科研。
万钢说,科研经费使用在加强服务的同时,也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强调支出公开透明,强调法人的责任,在检查评审上做减法。对于检查多、评审多的问题,要减少检查次数,改进检查方法、共享检查结果。
“简单说,就是在服务上做加法,管理上做减法,更多赋予高校院所自主权。”他表示。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