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我们的“恩人”
薛舟
2021-09-02 10:51

我是吃着地瓜和玉米长大的,对我来说它们是我的“恩人”。

从前,我并没有想过恩人们的来历。

我只是跟在大人的身后栽培地瓜,播种玉米和花生,然后等到秋天收获,收入粮仓。对于玩心甚重的孩子来说,劳作辛苦又枯燥。

一棵一棵的地瓜秧埋进泥土里,挨着坑去浇水、施肥,那种无尽的重复能让小孩子崩溃。最艰苦的还是秋收。天不亮跟着父亲下地去切断地瓜秧,回家吃点饭,再刨地瓜,切地瓜,为了赶着晴天尽快收完,熬夜也很正常。黑茫茫的旷野里,闪烁的星星在看着我们,那时候公路上汽车不多,看着远处“鬼火”点点,心里总觉得发毛。我一边捡着地瓜干,一边不停地眺望村庄的方向,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秋风吹来,浑身冷得直发抖。

其实仔细想想,相比于小麦和水稻,地瓜已经很“皮实”了。种下之后几乎不用怎么打理,体贴又仁慈。当然,作为粮食,口感肯定也不如白面和米饭,所以小时候的我对它是又爱又怕。

我离开土地太久了,我以为这就是粮食的一生了。

直到做了父亲,要给孩子讲粮食的故事,忽然发现自己的准备并不充分。除了是个吃货,我并不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我要换上孩子的视角,重新去和恩人们对话。现在没有了劳作的艰辛,我得以纵容自己的好奇心了。我问自己:它们从何而来?它们为何而来?它们和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号像火花,迅速点燃好奇的田野。

我买来大量有关食物的专门著作,阅读了无数的专业论文,渐渐地熟悉了我的“恩人”们的履历。红薯、玉米、土豆、花生、西红柿,它们看似貌不惊人,其实都不简单呢。

拿红薯来说,它来到中国的过程简直涵盖了近代以来的世界史。首先要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的物种开启了“哥伦布大交换”,红薯随之来到欧洲,又随着欧洲人来到东南亚。其次还要有郑和下西洋,开辟中国内陆和东南亚的贸易联络,引发中国人下南洋的浪潮。然后,才会有福建人陈振龙到吕宋岛经商,发现红薯、带回红薯的传奇经历。

花生来到中国,并且在山东大地扎下深根,更与清朝末年,美国传教士进入山东有关。当然,这里说的是大花生,小花生来中国的时间要更早。至于土豆、玉米、西红柿,因为年深日久,资料缺乏,已经很难将它们的来华经历跟某个具体的人联系起来。

我在历史的缝隙里深入发掘,终于发现土豆进入中国的时期竟然神奇地和西方传教士最早进入中国相近。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那批传教士带着善意而来,不同于清朝后期的传教士常常是侵略者的前驱。

最有名的当属意大利人利玛窦,他给明朝带来了很多西方的科技和文化,虔诚地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并且和中国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比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中国传统和西方文化迎面相遇,发生了激烈而奇妙的碰撞。

我将土豆和利玛窦结合起来,是为了告诉孩子这段历史。有时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自己,反而更清楚。那就通过利玛窦的传奇,反过来看看中国历史和文化,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玉米的来历更加隐晦不明,不过根据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研究,玉米最有可能从云南进入内地。那它必然走过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和彝族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沟通的大走廊。借助玉米了解这个文化遗产,了解古代中国和世界的沟通,我自己先已感觉妙不可言。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上面列举的五种作物都来自美洲。不错,它们有个共同的名称叫做“美洲作物”。这五大作物只是美洲作物的代表,很多我们熟悉的食物都属此列:辣椒、向日葵、南瓜、腰果、番石榴、可可等等。这个队伍还可以更长,我们已经不能想象,没有它们会怎样。

美洲作物来到中国,大致在明朝后期。那是个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的时代。当权者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岂不知世界已经来到巨变的前夜。这些小小不言的地瓜土豆们就是巨变之夜的星星,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正所谓日用而不知。

但是今天,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应该知道,再也不能吃的稀里糊涂了。

当我动笔写作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先写中国的本土作物,增加小读者们的民族自豪感?后来再想,民族自豪感和开发包容的心态并不冲突,而且同样重要。

历史上我们吃过闭关锁国的亏,再也不能故步自封,画地为牢。何况今天,世界各国、各个文明深度交融,如果没有开放的眼光、包容的心态,那么很容易变得狭隘。单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例,骄傲自大的、自私狭隘的纷纷败下阵来。

这是历史的铁律,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的祖先聪明勤劳,为世界做出了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贡献。同样,地球村各个角落的人们也都通过自己的双手,奉献出自己的发明创造。我们在为中华文明骄傲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说的那样:“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简而言之就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食物的故事里不光包含着世界的历史,还映照出我们自己的性格。

可以想象,几千年来,进入中国的农作物何其之多,能够适应中国环境和中国胃口的却不多。红薯和土豆为代表的美洲作物正是突出的代表,它们朴实、坚韧,能够迅速适应恶劣的环境,不屈不挠的生长。

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吗?

食物的故事还将继续,食物的秘密还有待发掘。

希望小朋友们读完之后,更加热爱食物,热爱劳动,既能从这些外来作物身上学习到可贵的精神,也能稍稍体会到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原标题《食物是我们的“恩人”》)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作者:薛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