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记者 甘霖 李舒瑜 綦伟 石义胜
2017-03-09 23:56
摘要

代表们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聚焦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意见建议,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法治中国"前进的脚步。

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审议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代表们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聚焦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意见建议,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法治中国"前进的脚步。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核心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白天在审议时表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在立法、重大事项决定权、代表工作和其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了立法机关的权威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性。

白天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所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如何良性互动。尤其是政府在这三者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全国人大通过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一直在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但是,将来还应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白天说,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核心,希望通过若干年努力,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提高包括公职人员在内的整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建立一个依靠法治实现国家治理的治理体系,不因人而变动,形成制度刚性。

让立法程序更加公开透明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8部法律,修改了27部法律,立法工作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国家安全、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许多都是百姓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哪里有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哪里就有立法机关的关注与回应。"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范东萍为此点赞。她说,这表达了浓浓的民生情怀,立法工作是刚性和威严的,但也可以是柔性和生动的。

在范冬萍代表看来,问法于民,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亮点,法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深入基层进行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她建议,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例如,扩大和完善立法联系点制度,完善公民参与立法的相关程序,让立法程序更加公开透明。

像治理酒驾那样打击假货

"我非常赞同'像治理酒驾那样打击假货'这一观点。"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发言时为呼吁为打假立法。他说目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制假、售假的现象依然广泛,严重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和品质,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雷军认为,打假不仅是厂商的问题,单纯依靠厂商和公安部门成效不大,个别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还对跨地域打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对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加重处罚。选择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市场,重点加强监管,以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障碍。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德庆县工商联主席马纲领则提出,国家和地方应对全国各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加快立法步伐,不断制定或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发挥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等管理部门的合力,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助推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精准扶贫是当前国家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实施金融扶贫,又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马纲领认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监督工作,助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可以通过专题调研、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形式,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监督,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效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