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战疫有法”行动开展至今已“满月”。据悉,行动开展以来,深圳律师深入社区、园区和企业,及时化解各类纠纷,消除矛盾隐患,用专业的法律服务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维护社会稳定。
据统计,截至4月10日,“战疫有法”行动志愿服务团服务企业1711家,提供法律咨询2148人次,线上宣讲109场次,线下宣讲88场次,律师参与纠纷调解345场次,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710 条,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105条,解决案例924个,汇编法律指引/解答128份,发放法律指引/解答1705 册,开设法律服务专线133条,累计服务时长3166个小时,编写典型案例67个。
例如,坪山区坑梓街道超捷工业园是全球毛衣织造行业的知名生产商,今年公司订单下降,园区某公司吸收合并另外一家公司,引发劳资纠纷。坑梓街道律师志愿服务团迅速进驻现场,与公司方、街道、员工等多方协商处理方式和方案,面向全体员工开展法律宣传、现场答疑等,迅速了解员工的真实诉求,倡导员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使该事件迅速得到平息和妥善解决,目前企业已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当前,因疫情许多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合同违约或“被违约”现象。如何及时、有效地规避、防范并减少因合同违约所造成的损失?龙华区福城街道律师志愿服务团为街道企业开展《疫情影响下合同履行风险防控》法律知识讲座。讲座律师分别针对疫情对合同履行造成影响的法律定性、法律后果等,系统讲解疫情对买卖合同、金融借贷合同、劳务合同、服务合同等的的风险防范。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律师志愿服务团为多家企业在疫情期间发生的法律问题现场“把脉”,提出了切实有效的专业法律意见。成功为合作区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某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解决涉疫情法律纠纷,帮助企业化解与员工之间的涉疫情矛盾。
在罗湖区莲塘街道,律师志愿服务团律师通过定期会议,提前研判街道办收集的纠纷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意见。辖区某威大厦发生租赁纠纷,服务团律师了解到问题症结在于未通过竣工验收等原因,遂从法律的角度,为指导组和街道提出主动调查协调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采用,派驻组迅速组织街道办及有关单位开展协调工作,为该租赁纠纷打通“阻梗”。
接下来,律师志愿服务团工作如何再推进?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深圳律师行业党委专职书记曹海雷现场协调有关工作,理顺服务团与街道、各区司法局的工作协调机制,部署下阶段服务团工作重点和有关指引。他指出,服务团律师要慎终如始,继续下沉到街道、社区、园区厂区,第一时间介入企业劳资纠纷调解,及时化解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要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宣讲和法律服务,特别是针对厂区较为集中的街道,要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讲活动,帮助企业实现正常生产经营。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