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要尽兴》:蔡澜全新随笔集讲述快意人生

读特记者 刘莉
2020-04-14 18:51
摘要

近日,蔡澜全新随笔集《活着,就要尽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日,蔡澜全新随笔集《活着,就要尽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蔡澜赤诚奉献迄今近八十年的人生智慧,说美食,谈美人,写食神传奇故事,寻味世界,快意人生。这本书里,到处是他的人生哲学,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是幸福,要烦恼,也要等明天再烦恼。我们将会看到一个真正潇洒的人,字里行间充满了豁达的人生智慧。

本书分为"不做大师""女人花""寻开心""食神传奇""好吃命"五章,谈及交友、旅行、情感、婚姻、家庭、饮食、茶道、花鸟等主题,各篇篇幅短小精悍,兴之所至,情之所感,所抒议论往往如神来之笔,既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每一篇短文随处流露出他洒脱自在、真诚热情的人生态度,嘈杂、喧闹的市井生活在他的笔下热闹、鲜活,有滋有味。全书笔调幽默轻松,阅读它,你将完完全全地快乐。

蔡澜的大牌朋友圈

蔡澜的好友众多,而且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金庸、黄霑、周润发、蔡志忠、成龙、洪金宝、胡金铨、郑佩佩等。书中摘取了他和这些好友的往来趣事,他写金庸一生贪恋故土美食,嗜甜食,但因年事已高受太太管束不敢吃,但悄悄将巧克力藏于护士口袋中;他写做电影监制时和成龙的合作,拼命三郎成龙一次次以性命换取功夫片的真实出演;他喜欢摄影,但疏于行动,便给周润发写信,探讨摄影的经验;他也写一代"打女"郑佩佩,这些年奔赴海内外的不易,堪为香港女子的典范。

蔡澜每每谈起金庸先生就露出会心的笑容,他说,世间真正的好友就该如此,跟金庸相比自己只是个小混混。那种默契、心领神会、不拘小节,只有真正的好友才会如此。金庸先生生前曾如此评价蔡澜:"作为一个潇洒文人,他笔下的世界,充满了奇妙与鲜活。美食更是专长,对佳肴盛宴的描写不仅活色生香,更是具有浓厚的风韵情调。对于生活则完全拥有自己的态度,崇尚自由、无拘无束、不假斯文,对异性懂得欣赏也懂得尊重,绝对的风流倜傥。"

食神、大食姑婆全记录

只要你看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这些美食节目,你一定对蔡澜不会觉得陌生,他也是两档节目的总顾问,他所信奉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吃吃喝喝,是公认的"食神"。在美食综艺节目里,他能吃,会吃,甚至列出了"死前必吃清单"。但他笔下的"食神"也非常有趣。他写一个日本大胃王,饿了三天到香港参加比赛,记者问他:"吃了一百个叉烧包,今晚还会吃吗?"大胃王回:"香港是美食天堂,我本来已经吃不下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要试试你们的海鲜。"

蔡澜写女人吃东西更有意思,他写大食姑婆日本演员松坂庆子,因为近视,看什么都模糊,但对食物从来不模糊,蔡澜招待她吃下四碗面饭,还把其他人已经吃不下的十个荷叶饭打包回酒店,临走前把全部甜品也扫了。

"看女人吃东西最有趣,有时不懂得命理,也能分析出对方的个性和家庭背景。比方说主人或长辈还没举筷,自己却抢最肥美的部分来吃,或者用筷子阻止别人夹东西,都属于自私和没有家教的一种人。"但他又说:"但是美女例外,她们要怎么吃,发什么声,都觉可爱。"

美食和达观是蔡澜一生的追寻

"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现在摆个龙门阵,只谈美食,不论政治。"——蔡澜在微博上如此介绍自己。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先生这些年头衔颇多:作家、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旅行家、美食家、书法家、画家、篆刻家、艺术品鉴赏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商人等。此外,他还是《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被总导演陈晓卿称作是一个"学识渊博、人生态度乐观豁达、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之人。

书中记录了他走访世界各地探寻各国佳肴,从星级酒家到普通小店,从山珍海味到家常饭菜再到风味小吃,在食物中体味各地之间不同的风俗、文化和民族传统。在他看来,所谓美食,都是"比较"出来的。"一个茄子全世界有很多种做法,你只有比较过才知道哪一种更好。一种食材做法千变万化,不要整天只会讲我们家乡的最好,一定要把眼界放宽一些,单单限于本地,限于中国,会被人家取笑。"

《活着,就要尽兴》

蔡澜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3 月出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