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资委十大行动计划与你生活密切相关

记者 何泳 通讯员 唐上兴 武凯佳 黄曦 文/图
2017-03-02 23:27
摘要

2日,深圳市国资委正式发布《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城市质量提升年”十大行动计划》,涵盖科技园区、创新载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城市公共安全等经济社会发展多个层面

250707908123931829

为深入贯彻深圳市委、市政府“城市质量提升年”战略部署,2日,深圳市国资委正式发布《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城市质量提升年”十大行动计划》,涵盖科技园区、创新载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城市公共安全等经济社会发展多个层面,覆盖海空港、水电气、米袋子、菜篮子等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

630875365583410798

十大行动计划包括:强化十大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十大优质民生工程、打造十大科技园区、创立十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推进十大帮扶协作工程、打造十大创新载体、树立深圳国资十大品牌、实施十大国企混改项目、评选十佳质量提升国企、评选国企十大工匠等,市国资委通过分解进度、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列入考核等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城市质量提升年 ”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583028017792516338

十大行动计划直面热点难点问题,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可操作性强,如实现机场保障正常率不低于95%、地铁列车正点率不低于99%、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不低于99.8%、全年污水处理量不低于5.7亿立方米、农批市场交易总量不低于526万吨、全年粮油储备不低于92.98万吨、外环高速完成投资不低于20亿元、更新改造原特区外供水管网1000公里、确保实现市属国企公交大巴全面纯电动化等,均是市民关注的大事。

此外,市国资委还一并推出《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等“1+4”系列文件,深入推进“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

843254183124456925

【读特新闻+】

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城市质量提升年”十大行动计划

《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城市质量提升年”十大行动计划》的内容有:

强化十大民生服务体系

十大民生服务体系:

建设持续强化构建高效率空港海港运输服务体系、高水准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体系、智能化新能源公交调度体系、高效能农产品批发交易体系、全链条粮油储备保障体系、智慧型综合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多渠道人才安居住房保障体系、高标准垃圾焚烧和污水危废物处理体系、安全优质供水保障体系、清洁能源输配保障体系。

目标:

实现机场保障正常率不低于95%、地铁列车正点率不低于99%、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不低于99.8%、全年污水处理量不低于5.7亿立方米、农批市场交易总量不低于526万吨、全年粮油储备不低于92.98万吨,加快打造“智慧水务”“智慧燃气”,继续巩固盐田港全国第一集装箱港地位,确保实现市属国企公交大巴全面纯电动化,不断提升全市垃圾焚烧处理和综合利用比例。

建设十大优质民生工程

十大优质民生工程:

加快建设地铁6号线一期、外环高速、地下综合管廊、布吉河流域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城市供气管网改造、深圳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东部环保电厂、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配套工程。

目标:

年内确保地铁6号线一期车站主体结构完成65%工程量、外环高速完成投资20亿元、更新改造原特区外供水管网1000公里、更新改造城市供气管网360公里、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桩数量超3700个,加快推进布吉河流域综合治理和东部环保电厂建设,力争空港新城和沙河东地下综合管廊开工建设,确保深圳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工程机械竣工,按期完成盐田等4座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

打造十大科技园区

十大科技园区:

加快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深投控创智天地大厦、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留仙洞创智云城、光电企业产业加速器、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项目、中小上市企业总部基地等的建设运营。

目标:

大力推进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凸显科技园区对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承载作用。年内确保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一、二区研发办公出租率不低于90%和三区竣工,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主体结构施工完成20%;留仙洞创智云城一期完成地上主体裙楼工程,光电企业产业加速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软件产业基地园区完成APP开发及生态园智慧园区展示系统建设并试运行。

创立十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十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着力提升民生服务领域的安全管理质量,在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空港、物流、建筑施工、物业管理、水务、燃气、粮食、农产品等十大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目标:

确保市属国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年内建成物业管理、建筑施工、水务、物流等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推进十大帮扶协作工程

十大帮扶协作工程:

加快推进喀什深圳城、河源市3县25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广西河池和百色对口协作、汕尾和河源2家三级医院、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鲘门商业中心和生活中心、河源市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四川广安(深圳)产业园启动区首期、青海海吉星国际农产品集配中心、河北保定深保合作项目等十大帮扶协作项目。

目标:

年内重点加强喀什深圳城招商工作和深汕特别合作区2个协作项目建设,扎实做好河源市3县25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河源和汕尾2家三级医院项目如期动工,力争完成四川广安(深圳)产业园启动区首期建设并着手全面招商。

打造十大创新载体

十大创新载体:

加快打造水务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特发信息企业技术中心、通产丽星技术中心、能源环保设计研究所、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湾创业广场、赛格众创空间、特区建发留仙洞创智云城、城安院消防安全研究中心、兰科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十大创新载体。

目标:

促进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创新要素持续聚集,创新投入大幅提高,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型企业持续增加,全力服务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年内市国资委创新专项奖励扶持资金由去年的3000万元增至1亿元,确保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内实现研发准备金制度全覆盖、2018年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树立深圳国资十大品牌

深圳国资十大品牌:

按照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的要求,全年推进深圳湾、深赛格、海吉星、深创投、国信证券、高新投、中小担、深能环保、鹏程电动、孟建民团队等深圳国资十大品牌建设。

目标:

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品牌企业集中,推动更多品牌进入全国前列,年内重点支持“深圳湾”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品牌,探索形成科技园区运营管理的“深圳模式”“深圳标准”,助力深圳争做中国硅谷、世界硅谷。

实施十大国企混改项目

十大国企混改项目:

年内统筹推进城交中心、水规院、赛格物业、建科院、中新赛克等十家企业混改工作。

目标:

立足国资发展使命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市场情况和企业实际,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对系统内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梳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培养企业家出资人精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评选十佳质量提升国企

引导市属国资国企高度重视“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瞄准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重点领域、难点问题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年初着手开展“十佳质量提升国企”评选活动,组织企业广泛动员、创优争先、营造氛围,年内完成“十佳质量提升国企”的评选、奖励、宣传工作。

评选国企十大工匠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学习标杆,宣传先进典型,推动“比学赶超”,充分调动广大国企干部职工投身质量提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年初着手开展“国企十大工匠”的申报工作,年内完成“国企十大工匠”的评选、奖励、宣传工作。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