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对话焦雅辉:张静静的去世让人痛心 医护心理关怀更需加强!

央视新闻移动端
2020-04-11 06:02
摘要

世界疫情结束方舱医院才能“关舱大吉” 有些方舱医院将成博物馆4月10日是“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关舱一个月”的日子

驰援武汉的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中,有多少人还坚守在武汉?返乡隔离的医护工作者有什么相关的心理服务工作?方舱医院和“两神山”未来将作何用?

4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接受了《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的专访,就相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截至4月10日,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已经撤离38156名,现在还留在武汉的有525名。而除武汉外的湖北其他地市,医疗队员已经全部撤离。

现在还坚守在武汉的医疗队员在进行最后的阶段——重症病人交接,他们主要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疗队,在同济医院的中法院区负责一个ICU的病房;还有两支江苏医疗队,在金银潭医院和肺科医院各负责一个ICU的病房。

武汉“解封”不代表“解防”

疫情防控不能放松

坚守在武汉的“国家队”成员中

有重症救治专家、有疾控、流调方面的专家

留在武汉 攻坚“最难的硬骨头”

留在武汉的“国家队”,包括疾控、流调、心理方面的专家。他们在武汉承担什么样的任务?焦亚辉对此作出了回应↓↓

目前,疾控队伍还有100人左右留在武汉,主要负责督导和指导“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指导和配合当地的疾控队伍开展流调工作,人群当中的血清学流调工作已经在进行当中。

驰援武汉的心理专家大都随着医疗队撤离了,目前还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专家留在武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当地建立心理服务的网络习题;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帮助当地培训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

从近一个月的重症病例数据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从3月28日的706人降至4月9日的101人,花费了12天的时间。这101人目前的状况如何?焦亚辉表示,这部分病人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年龄大、同时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较长、免疫力较低下、仍需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情况较为复杂。

她还披露了这部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相关数据,有8名患者在使用ECMO;35位患者在使用有创的机械通气;还有13名患者在使用CRRT“床旁的血滤”。

越到最后,救治难度越大。针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重症八仙”——驰援湖北的“顶配阵容”留在了武汉,包括邱海波、童朝晖、杜斌、管向东等重症救治专家。八位专家主要负责在收治重症患者的医院进行驻点指导;每天对病例进行排查、会诊;和当地医生一起进行病例讨论,从中分析出救治经验,为接下来的医疗救治工作提供支持。

525名医疗队成员留在武汉

而撤离返乡的医务人员

相关的隔离工作怎么做?

心理关怀如何进行?

医护人员的心理关怀更需加强

4月5日,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息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医院组织全力救治无效,张静静于6日18时58分不幸逝世。

△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

谈及“悲剧的发生”,焦亚辉表示,张静静的逝世,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

她还认为,医务人员返乡后的隔离14天期间,除了要对他们的生活进行安排,并进行健康监测外,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关怀和关心。他们可能还需要家人、同伴的互相支持和鼓励。

很多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撤离返乡时,当地家乡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而对于湖北当地的医务人员,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谢谢和鼓励他们呢?对此,焦亚辉建议↓↓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当地的医务人员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工作,承担了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压力和痛苦。他们不仅坚守时间最长,而且冒着极大的危险,不仅自己可能被感染,甚至家人也可能被感染。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高的敬意,他们也应该得到更多的赞誉和褒奖。

驰援的医疗队队员陆续返乡后

方舱医院和“两神山医院”又将作何用?

当地的医疗秩序恢复得如何?

世界疫情结束方舱医院才能“关舱大吉” 有些方舱医院将成博物馆

4月10日是“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关舱一个月”的日子。休舱后的方舱医院将作何用?

△3月10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焦雅辉说,目前的方舱医院仍保留原有的设置。至于保留时间,还要看全球的疫情走势。

因为随着离汉、离鄂通道的解除,现在湖北、武汉也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所以方舱医院的功能仍要保留,只是休舱,而不是完全的关闭。如果“疫情反弹”,方舱医院可能还要再启。只有全球的疫情结束后,方舱医院才能真正地“关舱大吉”。她还透露,有些方舱医院将来还可能成为博物馆。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两神山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火神山医院还有40多名患者,雷神山医院还有15名左右患者。焦雅辉透露,在15日之前,这两家医院的病人也将清空,转到同济、协和、人民和中南这4家医院。经过消杀后,这两家医院将关闭,但不会马上拆除,还会保留一段时间。

距离“3月10日,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关舱”的日子越来越远,武汉很多医院也在慢慢地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

目前,武汉市有65家医院已经恢复了正常医疗,其中有58家医院已经恢复了急诊的开放。这些医院“日门急诊”的诊疗人次大概在5.3万左右;开放了3.3万张床位,床位开放率是58%;目前在院的患者是1.89万人,占开放床位的56%;血液透析等医疗服务也已经恢复到去年的同期水平。

救治攻坚仍在进行时

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治工作

也成为现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关键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远没有“有症状的感染者”强

最近,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要求加强对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报告和管理。

如何识别无症状感染者?如何进行防治工作?焦雅辉表示,无症状感染者的核酸检测是阳性的,没有临床症状,CT片子也没有改变,但其传染性远远没有“有症状的感染者

对于无症状患者,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加大门诊的预检分诊,把有症状的病人及时分流到发热门诊;及时加强检测、快速检测;流调也要及时跟上,及时发现并隔离密接人群。

本土确诊病例的每日新增数量 下降

援鄂医疗队队员陆续返乡

方舱医院“休舱”

······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历经了上半场、下半场

这场战“疫”的经验是什么?

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又是什么?

新冠肺炎带来的经验与反思

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16时,全球确诊新冠肺炎达1521252例,死亡92798例。全球疫情防控仍非常严峻,焦雅辉表示,中国经验十分值得世界借鉴,如:

扩大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新冠肺炎患者,能有效控制新冠病毒传播;

方舱医院的建设能快速扩充医疗资源,对病人进行分类救治——“轻症和重症”,轻症病人在方舱医院进行救治,重症病人在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关口前移、尽早采取救治措施,能防止轻症病人变成重症、重症病人变成危重症;

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法也很重要,是我们独有的中国经验。

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也暴露出了中国医疗体系的一些短板,如专业队伍可能专业分化过细,缺乏“综合的支撑治疗”相关的训练和积累;有些医院在布局和建设标准上,缺乏快速扩充、快速转换功能的设置等。

中国的抗疫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也将支持中国未来的医疗体系建设

全球战“疫”进行时

疫情防控不能松懈!

编辑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