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面
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背后有经济周期转变、结构转型升级、外部环境演变等多方面成因,然而深层关键问题仍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滞后,不适应经济发展新环境的客观需要。
2、证监会稽查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面对新的执法形势,证监会将坚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将稽查执法作为重要核心工作抓紧抓好,持续加大对包括操纵市场在内的各种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3、继上海、四川、江西三地证监局正式启动私募基金现场检查以及随机抽查后,天津和陕西两地证监局近日宣布全面启动2017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工作。五地证监局此轮专项检查将涉及上百家私募基金,私募已被纳入地方证监局常规抽查范围。
4、保监会副主席梁涛称为“大体检”的评估工作从2月下旬开始。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北京、深圳等地已有多家保险公司迎来监管部门进场。下周,保监会将进驻安邦保险等机构, 约谈董事长总经理,而且此次保监会采取了异地监管。
5、P2P银行资金存管提速,距离银监会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不到一周的时间,多个平台纷纷宣布与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合作或即将对接上线,其中不乏上市系平台。2月28日,上市系互金平台抱财网与江西银行宣布达成资金存管合作,抱财网将与江西银行实现存管系统对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邓建鹏预计,目前超过2300家的合规平台中,未来2-3年将有70%-80%的平台或面临倒闭。
6、IPO审核大幅提速,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梳理后注意到,今年前两个月,创业板发审委已经审核了2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6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72%。而2016年和2015年前两个月,创业板发审委审核的企业数量分别是13家和7家。
二、中观面
1、险资“定投”蓝筹,保险资管计划股债双收。在权益类投资“超限”、炒股“快进快出”等问题被监管之后,险资在A股下一步的打法整体上正在向长期机构投资者的“主流”趋同。
2、2月28日,是中小创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快报发布的收官日。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已披露业绩快报的中小创公司共有1292家,其中“报喜”的比例超过七成,主营业务推动和重组并表是主要的业绩推手。化工、电子等行业景气度不减。
3、最新数据显示,证券市场保证金上周净流入321亿元,实现连续4周净流入。分析人士指出,在风险偏好回升和流动性环境偏暖的双重利好推动下,大盘持续回升,投资者情绪持续转暖,未来建议关注估值合理的价值股。
4、2月28日,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设立预披露一栏中,增加了7家保险公司“新面孔”。这些排队等待保险牌照的资本可谓卧虎藏龙,除强大的国资背景外,还频现上市公司的身影。
5、继上周十数家上市公司或终止再融资或调整方案后,2月27日晚间,云铝股份和亚太股份双双终止定增,兆易创新和盛屯矿业则调整再融资方案。业界预计,这种情况可能会成为近段时间的常态。
编辑 欧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