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深圳海关副关长夏新生、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兵、市口岸办副主任贺群、龙华区福城街道办主任李强亮相发布会,分别介绍了深圳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暂未出现因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的后续感染病例
吴兵介绍,截至4月9日24时,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56例。其中37例为境外输入病例,419例为境内病例,正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病例26例。
在境外输入的37例病例中,在院治疗28例,出院9例。目前在院治疗的28例境外输入病例中,轻型8例,普通型20例,无重型危重型。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还首次透露了目前这26人的救治情况。“目前深圳尚有无症状感染者26例,全部在市三院进行治疗。”目前,追踪到深圳市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12人。对于密切接触者,也进行了持续的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目前,这212人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因此可以说,在深圳暂时没有出现因为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的后续感染病例。
海关检出的输入性病例已全部移交地方处置
夏新生介绍,深圳海关与联防联控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通过分类监管,海关严格开展入境卫生检疫,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检疫措施。“三查”就是全面开展健康申明卡核查、体温监测筛查、医学巡查;“三排”就是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实验室检测排查。因为深圳口岸众多,为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海关对于从海陆空不同途径入境的人员,还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例如,从陆路口岸入境旅客,根据所持证件,海关设置了专门通道,优化流程。海关还会引导入境人员通过“i深圳”或“粤康码”进行自主申报,提高通行效率。
对于空港入境的旅客,海关要求航空公司在境外登机前和飞行途中都要对乘客测体温;飞机入境前,航空公司会将机上人员体温情况、健康状况报告海关,做到提前研判。
截至目前,深圳海关在各口岸检出的输入性病例全部移交地方处置,尽最大限度将疫情输入风险降至最低,在依法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阻击战中,发挥了海关的重要作用。
今天起跨境货车司机需自费进行核酸检测
贺群介绍,由于深港空间位置紧密相邻,城市之间联系紧密,人员往来、货物运输频繁。跨境货物运输在保障深港经济发展的同时,在香港民生保障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香港市民生活所需的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资主要靠内地供应。经深圳口岸出境的新鲜蔬菜、水果、活畜禽和冰鲜禽占到香港市场的85%以上,可以说,跨境货车运输线就是香港市民的“绿色生命线”。
据统计,3月中旬以来,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深圳口岸日均货运通关量已达2万辆次以上,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日均水平。
贺群介绍,经与港方相关部门协商,自4月10日起,深圳口岸进一步严格执行健康认证码和核酸检测报告验核措施,跨境货车司机在深圳口岸入境现场应提供手机显示的“i深圳”健康认证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纸质报告或7日内标有“已采样”字样的《跨境车辆驾驶员健康记录表》,供深圳海关工作人员验核。如不能提供,将面临被移出豁免备案名单的后果。
从今天起,深圳口岸现场继续提供核酸检测服务,跨境货车司机需自费进行检测。检测费用为每个司机350港币,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四个陆路口岸均需进行核酸检测,分别为深圳湾口岸,皇岗口岸,文锦渡口岸和沙头角口岸。
此外,1585名有内地房产的司机、有停留过夜需求的司机还将纳入社区管理,要求进行社区登记、固定酒店登记,出入配合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健康状况,同时要求社区做好“四早”预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幼儿园开学时间需等省市下一步研究决定
4月9日,广东开学时间终于官宣:据广东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自4月2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返校。
会上,有记者针对备受关注的幼儿园开学时间,提问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
对此,王水发回应称:“根据省指挥部研究决定,已经明确了初三、高三年级的开学时间,其他年级到5月11日分期、分批开学。此外也明确讲到,幼儿园的开学还需要等省市下一步研究决定。”
王水发在会上介绍,目前深圳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来做好物资保障工作。“比如说师生员工的口罩、额温枪,以及学校医护人员的一些专用物资,如防护服等,由市里统一保障;一般的物资,由区里予以保障,还有一些易耗品,则由学校自行采购保障。”
王水发还表示,“对所有的中小学校,我们有一个要求,物资保障不到位的还是不能开学,开学前检查评估不合格还是不能开学,一定要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