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网上支教” 深圳老师这样给广西环江山区孩子“云教学”

读特记者 苑伟斌 陈晓薇
2020-04-10 14:52
摘要

在环江支教的深圳老师们,在学校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开展“云教学”的这段时间里,也经历了一段特殊的“网上支教”生活

与深圳相距千里的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深圳的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在环江支教的深圳老师们,在学校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开展“云教学”的这段时间里,也经历了一段特殊的“网上支教”生活。

假期不掉线的QQ群

“寒假期间,我一直通过线上QQ群给学生答疑解惑。”深圳北环中学美术老师谢清良告诉记者。驯乐中学和下南中学,是谢清良在环江县的两个支教点。2019年2月到环江县支教时,他被安排在县城中学,但他主动申请调往偏远山区,到离县城90多公里的驯乐中学任教。当年9月,谢清良主动申请了续期,从驯乐中学调往下南中学支教。

“我是从大山里出来的,也想为山里的孩子尽一份力。”他说。

谢清良指导学生写生活动

谢清良在网上建了驯乐中学和下南中学两个QQ群,群里约有110位热爱绘画的学生。谢清良建立了学生档案,详细记录每个人的信息,时刻关注他们的最新动态并及时提供指导。在今年这个因疫情“超长待机”的寒假,谢清良发现,学生们画画的自觉性、积极性越来越低,懒散的氛围在群里蔓延。怎么办?谢清良以身作则,坚持上传更新自己的作品,无形中督促学生主动绘画。

“不会画”,是很多山区孩子跟谢清良讲的一句话。谢清良会叮嘱学生,不要对画画有压力,要把它当作生活的一种调解,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和热爱生活的人,要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的不同特征,但又不要被客观所束缚,要在画布上自由发挥想象力,通过主观进行加工想象和美化升华。

谢清良向学生讲解画作知识

受疫情管控措施影响,学生们无法外出寻找素材。为此,谢清良精心挑选了不同特色的素材上传到QQ群里,供学生借鉴欣赏并自发创作。对于完成质量高的优秀作品,他还会专门在群里分享并细致讲解,融入知识点,指出可改进的地方,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

山区老师上网课有了书写板

环江县川山镇都川小学是深圳福田区百花小学副校长钟雄的支教点。当开展线上远程教学时,钟雄意识到,都川小学会遇到很实际的困难——老师们平时在课堂上都是手写板书,几乎没有开展过网上授课,基本不掌握线上教育的技术技巧。碰巧此时深圳科路教育科技公司找到钟雄,想向学校捐赠10台乐写书写板,这些书写板可将手写的内容实时数字化,支持手写笔迹回放视频,并且可以同步到终端。钟雄立即和这家公司商量,表示山区的老师更需要这些书写板,是否能将书写板捐赠给都川小学。公司知道情况后,立刻就答应了钟雄的要求。

“钟校长对都川小学情深义重,我们非常感激他雪中送炭的支持。”都川小学党支部书记李金秀告诉记者,这些书写板减轻了老师们的授课负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还提高了网课质量。

钟雄联系深圳科路教育科技公司向都川小学捐赠10台乐写书写板

这并不是钟雄第一次给都川小学带来温暖。在支教期间,他就一直在推动都川小学的信息化教学。去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钟雄牵线搭桥,由爱心企业深圳市东创良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向环江县教育局捐赠了六台55寸高清教学彩电,丰富了当地乡村学校的教学手段和授课展现形式,助推乡镇学校的电化教学。此外,去年冬天来临的时候,钟雄还发动百花小学师生向环江县捐赠过冬衣物,解决了当地300多名贫困生取暖的问题。

“支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一群深圳爱心企业以及爱心师生的支持。”钟雄说。

深圳市东创良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向环江县教育局捐赠了六台高清教学彩电

特殊的教学:“画”疫情、“算”疫情

此次疫情,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也是向学生输送知识、传递价值观念的重要契机。谢清良和钟雄分别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给学生安排“特殊”的课程。

在QQ群里,谢清良布置了和疫情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绘画创作。提交上来的作业,让谢清良感到十分惊喜。

“学生们的作品十分有特色、很有趣,不是千篇一律的。”他说,有的学生描绘了身着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手握拳头、鼓劲加油的样子,背景又是巍峨的万里长城,体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有的学生把“不断挣扎”的新冠病毒画进袋子中,多支不同的手牢牢扎紧袋子口,反映了人们与肆虐的疫情坚定地斗争;还有的学生写上了“武汉必胜”的标语,画中间是一位翩翩起舞、身着红色服装的少女,驱赶着病毒,呈现了积极乐观的希望气息。

钟雄则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教材版本的不一致,都川小学所教的数学课本与深圳完全不同。因此,钟雄特别设计课程安排,专门录制教学视频。

钟雄表示,此次疫情的发生,如果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给学生上课,效果会很不理想。“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钟雄说。于是,他打破常规,把能契合疫情发展情况相关的教学内容前后穿插、紧密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掌握知识点后还能真正运用起来。比如,在讲到统计图表等相关知识时,钟雄就会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发布的疫情统计数据,透过这些数据去仔细观察——数字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如何将不同地方、区域以及城市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等等。

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把知识点融入日常生活,一直是钟雄的教学特色。在都川小学支教时,有一次课上讲到如何用序列数字确定位置,教材中是用电影院的座位序列来举例,而当钟雄在班上问学生“谁去过电影院”时,发现只有一个孩子举起手来。他当即随机应变,改问学生“如果爸妈来学校找你,如何告诉他们你所在班级的位置”,巧妙地解决了难题。

“缘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育帮扶要本土化,不能生搬硬套。”钟雄说。

钟雄的教学方法深深影响了当地的老师。李金秀说,钟老师来了以后,感觉学校的整个教学都“活”起来了,周边很多学校的老师纷纷慕名前来听钟雄的教学公开课,不仅因为他的上课方式很“新鲜”,更因为他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教育理念。

在QQ群交流时,钟雄还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反复灌输健康的生活卫生观念。对于他来说,这和书本上的知识同样重要。支教期间,他会经常检查学生们的指甲有没有剪短,头发有没有梳洗干净,是不是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2020年的“小目标”

3月20日,在接到学校准备组织复课的通知后,盼归心切的谢清良立即整理行李,驾车“千里走单骑”,历经11小时、行程近900公里返回环江。车里满载着画材,甚至放在车顶加载。

去年6月,谢清良在环江县下南乡非遗文化中心广场,展出了147幅师生美术作品,举办了6场巡回展览。这些作品由他指导驯乐中学的学生们共同完成。活动结束后,谢清良就开始筹备2020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展览。他还牵头成立了毛南美术工作室,更加专业地培训师资与指导艺术特长生。

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展览计划不变,展出地点暂定选在河池美术馆、广西南宁图书馆以及深圳市民中心广场。展览上,会特别展出与抗疫有关的作品。

钟雄也准备在这个月和其他深圳支教老师一起返回环江。他给自己定了返校后的三个计划目标,一是尽快把因疫情落下的教学任务补上;二是尝试成立教学工作室,带领一批年轻教师进行教改实践;三是继续在信息化教学上下功夫,探索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当地学校的教学质量。“用一年时间,把团队培养起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钟雄说。

去年下半年到环江支教后,钟雄在都川小学这个支教点之外,还主动到川山镇各个村的教学点上门送教。

“有的教学点条件非常辛苦,只有一个校长、一个老师,校长每天要先去买菜,给孩子们做好饭菜,然后再上课。我经常想,如果换作我,我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多久?所以,坚守在贫困地区教育一线的老师更令人尊敬。我不仅是来支教的,更是来受教育的。”钟雄说。

钟雄透露,他所写的的调查报告《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乡镇小学为例》已经成稿,并计划在特区教育和南方教育时报刊登。该调查报告通过对环江乡镇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打造一支敬业爱岗、厚德笃学、慎思敏行的小学村教师队伍对策与建议。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苑伟斌 陈晓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