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郁郁葱葱、为市民遮阳庇荫的行道树,为何齐齐被剃“光头”?4月9日,读特接报料称,福田中心区许多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一夜之间“寸叶不生”,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是否为修剪过度?
深圳四月天,花红柳绿是应有的模样。被剃成“光头”的行道树,看着确实有点煞风景,尤其是在市区中心位置,挺刺眼的。不仅市民们看起来不舒服,还可能影响到深圳的城市景观形象。
不过,这倒并非谁要与春天过不去,故意把树修剪得光秃秃,而是出于安全考虑,不得已而为之。据相关职能部门介绍,在去年的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路边大量行道树的树根遭到了损害,而行道树品种大多为榕树,根系浅,冠幅大,倒伏风险较大,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在汛期来临之际,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相关绿化养护企业对区域树木进行了修剪。而据路边写字楼的保安反映,修剪之前的树冠长得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大楼的玻璃幕墙都曾被树叶完全遮挡。可见,树高叶茂在城市中心区并非完全是好事,及时修剪,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
安全无小事,只要一解释,市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能理解、接受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但是,在这个疫情刚刚稍缓的时节,面对着好似冷秋的光秃秃的树干,市民们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挥之不去的郁闷与遗憾。那么,市民的观感和市政管理部门追求的安全感,就当真不能调和,无法找到平衡点了么?能不能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工作做得精细点,在修剪树木时,多留些绿叶,为城市保留一点美感呢?这可能并不是多么两难的单选题。虽然说对于榕树而言,只要保留主要的二级分枝以及少量的三级分枝就不算过度修剪,但在现场绿化专家的指导下,施工企业或许只需多一点耐心,稍微多花一点时间,就能剪下留情,让城市的安全感与美感兼具,两全其美岂不是更好?
相关职能部门已经表示,将督促辖区绿化养护企业在做好养护的同时,尽快恢复行道树景观效果。这表明市民们的意见已经得到重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正是在这些市民所关心关注的细节之处得以提升。另据专家介绍,深圳建市已经四十余年,原来栽种的速生树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长远看,在城市中心区域移除、淘汰这些树种,可能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之道。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