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良心!因为他们,流浪人员有了温暖的去处

记者 罗莉琼/文 郭明/图
2017-02-28 01:57
摘要

这几天,深圳又迎来寒冷天气,深圳市救助站党委书记、站长付天跃有点忙,他要保证站内的流浪汉“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也要主动上街救助流浪汉们,还要将流浪汉护送回乡。

这几天,深圳又迎来寒冷天气,深圳市救助站党委书记、站长付天跃有点忙,他要保证站内的流浪汉“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也要主动上街救助流浪汉们,还要将流浪汉护送回乡。

258930969860624057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工程,在民政领域工作了15年的付天跃始终带着感情救助流浪汉,他曾获2011——2015年度广东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为了更好地履行救助工作,付天跃开创出了六个救助机制:康复救助机制、联合救助机制、护送返乡救助机制、街面应急救助机制、临时安置机制、科技寻亲机制。付天跃通过制定并落实这六个救助机制,真正做到对流浪人员不离不弃一跟到底。

义不容辞救下跳楼青年

2015年,21岁的江西青年——康培到市救助站求助。“康培的父母在山东,但他找不到父母,只好到深圳边打工边找姐姐,但是找了两天仍没有找到姐姐。”付天跃告诉记者,有一天上午,康培跑到救助站三楼的栏杆外,他说他姐姐也不要他了,他想要跳楼。当时在市社会福利中心办事的付天跃马上赶回救助站,跑到三楼劝说康培不要轻生。

“当时公安、消防等都到了现场,康培见到我后,他说他办理进站手续时见过我,他认识我。”付天跃说,他慢慢走进康培,告诉康培他会帮他找到姐姐。“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我灵机一动就跟康培说,你姐姐来电话了。我用右手给康培递手机以分散他的注意力,趁着他接手机的瞬间,我用手勾住他的脖子,把他从栏杆外拽进楼里面。”付天跃说,当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就是想救下康培。康培获救后,付天跃帮助他成功与姐姐相认。

义不容辞救下跳楼青年需要勇气,救助工作还需要良心和责任心。2014年,一名男子来到市救助站,让救助站赔他的老婆阿玲。“阿玲是精神病人,公安把她送到救助站后,我们将她送到康宁医院治疗,阿玲病情好转并可出院后,我们核查到阿玲的家庭住址,为其购买了返乡车票。”付天跃说,然而该男子在老家并未找到阿玲,遂将救助站告上法庭。“我们是按照救助条例办事的,3次官司我们都赢了。”付天跃表示,虽赢了官司,但他内心总感觉有歉意。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付天跃探索实施返乡护送救助机制,由工作人员将患病流浪汉护送到家,有些工作人员还用私家车将流浪儿童送回河源等地。“现在很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主动报名参与护送工作,为弱势群体送关爱,这也创新了社会救助方式。”

为流浪儿送教育和康复

目前,市救助站有35个流浪儿童。“除了让流浪儿童吃饱穿暖,我们还要给孩子教育,让残疾儿童做康复训练。”付天跃说,他们还会送流浪儿学手艺实现就业。

从江西流浪到深圳的高源,在市救助管理站受助半年仍不愿回家,也不愿说家庭地址和家人的联系方式。“高源想学技术,我们就协调安排他到一家汽修厂学修理,可哪知道他偷盗同事的电脑变卖。”付天跃说,工作人员多次劝说后,联系到他的父母。高源回家后,市救助站通过电话和网络继续跟踪服务,并与其家长沟通。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高源现已成功回归社会,在江西南昌一家餐馆担任厨师。

今年15岁的林栋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他8岁时被公安送到市救助站。“刚进站时,他不会走路也不会吃饭,还在床上大小便,我们派护工辅导他。他才慢慢学会走路、吃饭等。”付天跃说,林栋去年到康复机构做康复,他会打篮球且生活能自理。

救助站是临时救助机构,将流浪人员送回家乡就算完成救助工作。在付天跃心中,他始终将弱势群体当成自己的家人,投入时间和感情,将每一件救助工作做细做到位,不离不弃一跟到底。

主动上街救助流浪人员

每到严寒酷暑时间,深圳的街头总能看到提着方便面、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资的人,他们是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和社工,这项行动叫“情暖鹏城”专项行动。

以前,市救助站等着流浪汉上门求助,为将救助工作前移,市救助站启动“情暖鹏城”活动。市民政局联合市救助站、社工等每日到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各区,主动寻找流落在车站、码头、天桥底、涵洞、道路等地流浪者,劝导他们救助站接受救助,若他们不愿意接受救助则为其送上御寒物资和食物,告知救助联系方式,确保他们及时得到救助。(应采访者要求,本文流浪人员均为化名)

见习编辑 王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