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有了个小目标:三年内建成"世界著名花城"

记者 陈震霖
2017-02-27 23:23
摘要

宝安区提出,要用3年时间创建“世界著名花城”:按照“科学规划、对标国际、建管并重、产业支撑、市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实施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街头重要节点鲜花装扮、营造花景大道……

timg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公园花如火红

深圳市宝安区2017年城市管理质量提升工作会议日前召开。会议部署,2017至2019年,全区将开展城市管理质量提升100工程,即结合“序畅宁绿洁美”行动,选取城市管理十个重点方面,每个方面选取十个重点项目,按照质量引领、规划管控、法治保障的原则,打造一批城市管理领域的精品示范项目。

其中,宝安区提出,要用3年时间创建“世界著名花城”:按照“科学规划、对标国际、建管并重、产业支撑、市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实施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街头重要节点鲜花装扮、营造花景大道、发展花卉市场、提升花卉产业、开展花卉文化活动,推进“四季花城、生态花城、人文花城”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层次和色彩,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底蕴,力争三年初显效果。至2019年底,全区建成3条花卉景观大道、30个花漾街区,60个街心花园。

记者在会上获悉,2017年,宝安区城市管理工作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城市基层治理质量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区六届二次党代会和区“两会”重要精神,按照“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工作标准和“做规划、定标准、有特色、建智库”的工作思路,树立“精益城管、生态宝安”的工作理念,实施“十大重点工作和十大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序畅宁绿洁美”行动,以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塑造一批精致景观、精品工程,内外兼修,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

副区长朱恩平参加会议并对各街道工作进行了点评、点赞和指导。朱恩平强调,城市管理工作要从建设、管理、支撑三大方面入手,要认真学习,行走宝安,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提高绿化、管养等水平,强设计、强质量;要全面加强综合执法和森林消防工作。

朱恩平还强调,按照市、区有关要求,今年要开展“三城一区”(即“全国最干净城市”、“世界著名花城”、“国家森林城市”和“公园之区”)创建、“城管质量示范街”和品质社区创建、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协助推动城管执法改革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交通、规土、城管、住建、环水等多个部门。大家要以“城市基层治理质量年”为契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质量引领,以“国际水准、国内领先”为工作标准,进一步将大质量大标准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

在狠抓十大方面100工程落实过程中,朱恩平要求全区城管系统及涉及到的各单位各部门要始终做到提前谋划,在整体规划上下功夫;标准先行,在标准建设上下功夫;打造精品,在主题特色上下功夫;注重细节,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

会议同时印发了《宝安区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分解表》等具体的落实方案和工作计划,每一项任务定部门、定时限,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到位、落实有期,实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城市管理质量提升100工程”部分摘要

打造“公园之区”

深入贯彻落实“拥山抱海、传承文脉、城园一体”的公园规划理念,按照精品、精致、人文宝安的原则,依托宝安现有地理资源,融入宝安特有文化,以产业布局、市民需求为导向,新建公园25个,改造提升公园69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做到“出门见绿、500米见园”,全面构建“森林(郊野)公园-市政公园-社区公园”体系,使“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屋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型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创建“世界著名花城”

按照“科学规划、对标国际、建管并重、产业支撑、市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实施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街头重要节点鲜花装扮、营造花景大道、发展花卉市场、提升花卉产业、开展花卉文化活动,推进“四季花城、生态花城、人文花城”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层次和色彩,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底蕴,力争三年初显效果。至2019年底,全区建成3条花卉景观大道、30个花漾街区,60个街心花园。

推进“大执法”改革

根据市、区统一部署,结合强区放权、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等工作,理顺区、街道两级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各项规范标准。全面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从“全区一盘棋”的高度出发,以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街道分设工作为契机,继续统筹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大力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探索完善执法公示制度、法治审核制度,健全完善执法成效考核制度、案卷评查制度、案审委员会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律师驻队”工作。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全面做好《宝安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制定工作,重点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和森林安全保障系建设等工作,聚焦山地森林质量和城区绿地功能提升,营造多彩森林景观、传播森林生态文化。以打造一流森林消防基地为目标,建设集森林消防队伍驻防与训练、森林消防知识培训与实战、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配套建设林火视频监控及火灾扑救指挥平台、视频会议室等设施的宝安区森林消防战训科普基地。

深化“智慧城管”

通过“制度+科技+责任”的手段创新管理、提升效能、强化考核,开展智慧城管系统改造升级工作,建立完善“智慧城管”视频监控系统,深化推广无人机在城管领域的利用,统筹推动新型市容环境管理主体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建立完善大平台、大采集、大处置、大服务、大考评的智慧城管工作机制,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工作目标。

打造“最干净城市”

按照“最大力度、最高标准、最佳质量”,研究制定“全国最干净城市”指标体系,通过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实施环境卫生指数测评、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度、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作用、开展公厕微笑服务,促进环境卫生公众参与和监督,做到“路面见不到垃圾尘土、墙体见不到涂写张贴、街巷见不到摆卖堆放”。到2019年,完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时间、空间全覆盖。

提升“城管质量示范街”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实现长效的原则,以“四高五化”为标准(四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准管理;五化:管理职责共同化、街面外观统一化、城市环境生态化、行政执法人性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实施城市管理质量示范街提升行动计划,创精品区域。

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和无害化处理

全面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达标小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初步建成有害垃圾、大件垃圾、果蔬垃圾、绿化垃圾、年花年桔、废旧织物等生活垃圾分流分类体系,完成老虎坑填埋场二期中区工程和焚烧厂三期工程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保持100%,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

打造“品质社区”

通过抓标准、抓示范、抓推广、抓共建,开展城中村市容环境“五化”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各街道每年打造2个“样板示范村”,每个示范村投入5000万元,高标准实施综合整治,实现村内环境优美、道路顺畅整洁、文体休闲场所完备、文化特色凸显、排水排污设施完好、无内涝现象、强弱电分离、管线下地,全面改善和有效提升薄弱区域的整体环境品质。

开展城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城市管理智库,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短板以及与原特区内和先进城市的差距,邀请一批国内有思想、有影响力的城市管理专家作为首席顾问,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把脉诊断。坚持“法制化建设,标准化推进,数字化监管,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原则,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提升市容环境管理质量。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统一开放、有序竞争、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外包行业服务市场,实现城市管养维护事项全覆盖和长效管理。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