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吃瓜”群众着实有点忙,线上围观了娱乐圈明星接连“塌房”,线下还要遭遇餐饮界品牌集体“翻车”。
前脚知名连锁网红餐厅“胖哥俩肉蟹煲”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热搜,后脚市场监管总局公开6起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情况,“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润发”超市等网红餐饮品牌榜上有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隔夜死蟹”当现杀活蟹卖,土豆腐烂、发馊后继续用,使用黑作坊加工假冒“鲜鸭血”,篡改开封食材日期、过夜奶浆仍使用,炸鸡掉地上继续用、清洗剂滴入油锅,臭味明显的肉冲洗去味再上柜台……动辄大排长龙的网红餐饮品牌,被曝光出来的食品安全“黑料”却让人触目惊心,说好的“你爱我,我爱你”呢?
网红餐饮品牌之所以能频频“出圈”,成为高人气的“打卡地”,本是具备一定的“扛打”实力的。要么是颜值高、环境好,要么是品牌形象佳、餐品有特色,即便营销“滤镜”功劳不小,网红餐饮店也是自带亮点的。而在流量加持下,不少网红餐饮店走上了迅速扩张占领市场、快速“圈钱”割韭菜的道路,安全意识淡化、经营管理不到位,失去了自我约束力和敬畏心。
“地基不稳,地动山摇”。与德不配位的“塌房”艺人同理,守不住基本底线,“人设”崩塌是迟早的事儿,流量的繁华终将是“昙花一现”。食品安全正是餐饮行业的基本底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无论品牌如何定位、如何创新,食品安全永远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唯有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打造匹配流量的过硬产品,让人吃得明白、吃得放心,才能真正从“偶像派”走向“实力派”,实现品牌的“长红”。此外,流量越大,社会责任越大。网红餐饮店作为餐饮界的“流量担当”,更应以身作则、引领风尚,为健康有序的餐饮市场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当然,“舌尖上的安全”不能仅仅依赖于餐厅自觉,此番网红餐饮品牌的接连“翻车”也提示了监管力量需要更加主动、更有作为。一方面,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与时俱进升级监管手段,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从刚性约束入手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以信用评级、优惠政策等柔性激励方式,引导企业形成合规与封控的内部体系,从而强化企业和行业自律。此外,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以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原标题《特评:网红餐饮品牌为何在食品安全上频频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