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面
1、从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至今的近半年时间里,多地债转股工作加速推进,尤其是部分高负债率的煤炭、钢铁类企业“减负”效果明显,对当前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战略示范作用。
2、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监管层目前正以再分层为抓手,加大新三板制度供给改革进行研究,未来有望在创新层之上推出“精选层”,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竞价交易等制度。市场人士指出,如果上述内容落地,有利于大大提升新三板的活跃度,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激活新三板的融资功能。
3、企业所得税法今提交人大修改,或不涉税率调整。一段时间关于企业税负高低的争论,使得这次企业所得税法的修正备受关注。这是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正式施行后首次修正。
4、全国“两会”日益临近。从历年“两会”行情的统计情况来看,2000年到2016年,两会召开前20个交易日沪指累计涨幅为正的情形为13次,上涨概率达76.47%,近八成,从数据上看,“两会行情”确实成立。今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初召开,围绕两会进行的炒作也已逐步升温。
二、中观面
1、再融资新政效果立竿见影,多家上市公司紧急调整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现金收购+再融资”、“再融资+募投项目”、“三方交易”等另类重组方案遭遇刹车。再融资监管趋严情况下,“上市公司+PE”模式及可转债有望成为并购重组资金的重要来源。
2、最新数据显示,保证金在春节后累计净流入达998亿元。与此同时,截至2月20日,两市两融余额已增至8994.53亿元,逼近9000亿元整数关。半个多月来,伴随大盘一路飘红,市场风险偏好出现明显回升,融资客纷纷将目光投向钢铁、建筑材料、采掘、汽车等周期性行业及国防军工板块。
3、煤企主动限产意愿转强,期盼“276”政策重来。去年2月5日,在2016年煤炭去产能2.5亿吨目标的背景下,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
4、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15家上市券商公布业绩快报。15家券商共计实现净利润536.6亿元,同比下滑51%;实现营业收入1648.7亿元,同比下滑39%。目前,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净利润依次位居前三。
三、微观面
1、2月21日,深交所向格力电器下发关注函,问询公司前一天披露的拟与珠海银隆签署每年不超过200亿元优先采购合作协议的有关事宜。深交所要求格力电器说明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储能以及电池制造装备的必要性,并说明切入上述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
2、成都路桥控制权争夺继续,股东大会决议被判暂缓执行。
3、交易所闪电问询花王股份,密集关注高送转公司。
4、濮耐股份“不良”资产引发业绩变脸,投资者质疑存利益输送。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