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电影节呈献“十年再见杨德昌”

记者 刘莎莎
2017-02-19 04:41
摘要

为纪念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逝世十周年,第四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别呈献“十年再见杨德昌”,让影迷一口气重温其毕生七部经典作品,包括刚完成修复的《青梅竹马》(1985年)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

1ad5ad6eddc451da5804cef5befd5266d016323a

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

为纪念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逝世十周年,第四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别呈献“十年再见杨德昌”,让影迷一口气重温其毕生七部经典作品,包括刚完成修复的《青梅竹马》(1985年)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年)。

杨德昌是“台湾新电影”旗手,对城市的敏锐观察洞悉渗透着社会批判与关怀,对艺术的追求与美学的坚持深深影响数代电影人,更令华语电影闪亮国际舞台。首拍长片《海滩的一天》(1983)便锋芒毕露,大胆打破传统叙事结构,理性与自觉的反省,彻底革新了台湾文艺片的面貌。

Brighter Summer Day, A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剧照

两部全新修复版的佳作首度在香港银幕曝光。《青梅竹马》延续对现代人际疏离的质问,对台湾社会当前的困境,提出尖锐而悲悯的响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是经典,藉少年情杀案拍成视野恢宏的杰作,重现台湾政治戒严与白色恐怖时期的共同焦虑。

《恐怖份子》(1986年) 精准透视后现代都市的真实与虚幻,写照台北的集体压抑与人性的自私冷漠。他又以《独立时代》(1994年)回应剧烈变动中的台湾社会,以《麻将》(1996年) 透视全球化的都市生态,再以《一一》(2000年)概括他对台北现代生活的思考。部部经典至今仍具时代意义和重新诠释的空间,皆可作为分析与创作的示范教材。

Taipei Story

此外,与杨德昌合作无间的编剧小野,将莅临香港国际电影节出席大师班,与观众分享《牯岭街》剧本一波三折的创作过程。杨德昌遗孀彭铠立也将光临电影节出席《一一》的映后谈,畅谈她为该片作曲和配乐的经验。

同时,电影节将为2008年发行,现已绝版的《一一重现杨德昌》特刊出版增订版;彭铠立还欣然宣布,每年的合作伙伴Moleskine将推出杨德昌特别版笔记本,以兹纪念。

第四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41) 将于2017年4月11日至25日举行。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